诋毁国家运动员!猖獗的网络暴力,怎么治理?

三农快评

最近几天,运动员陈梦在奥运赛场夺得乒乓球女单冠军之后,在网上遭到一些人的诋毁、辱骂,让人再次感受到网络暴力的汹涌。网络暴力如此猖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网络暴力界定比较难,而且成本低廉,让网暴者无所顾忌。而从8月1日开始施行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有望改变这种状况,让网暴者有所收敛。

《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是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多部门联合公布的。虽然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国家一直在治理网络暴力,可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诋毁国家运动员!猖獗的网络暴力,怎么治理?没有上升到“法”的层面,比如2022年中央网信办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等。相比以前的治理措施,这个《规定》更具约束力和操作性。

《规定》首次明确界定了“什么是网络暴力信息”,大概说就是通过网络,以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对个人进行侮辱谩骂、造谣诽谤、煽动仇恨、威逼胁迫等,还有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指责嘲讽、贬低歧视等内容。对于网暴精准界定,就能为后续进行处罚治理提供依据。

在处罚方面,《规定》提到,违反规定的,依照《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进行处罚。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的,也有人管,由网信、公安等部门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严重的,比如危害到生命健康安全且有严重后果的,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像这次对于陈梦的网暴,有网民凭空臆断她的获胜是“内幕”、“被安排的”,还有人认为她在比赛中“暴露了我国的技术,是国乒未来的罪人”,这些内容都算是“网络暴力信息”。8月6日,北京市公安局就抓获并刑拘了一名对国乒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网暴的人,从警方的通报看,她就是因为“恶意编造信息、公然诋毁他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所以,可别觉得在网上毫无根据地攻击别人没人能管你。

精准识别和有力惩戒,提高了实施网络暴力的成本,可以对潜在的施暴者起到应有的威慑。

《规定》还明确细化了网络平台等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的相关责任和具体治理网暴的办法。比如,发现涉网络暴力违法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处置措施,并保存记录,向有关部门报告;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这些措施可以保证对网络暴力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处罚。

当然,网络暴力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规定》落地的效果如何,还要看实施后各部门的重视程度、配合程度,以及平台责任的履行程度等,更需要每一个网民提升媒介素养,抛弃不负责任的“法不责众”观念,文明上网、善待他人,让网络不再成为“法外之地”。

三农快评——从三农角度看问题

聚焦“三农”领域大事、要事、急事、难事,权威跟踪“三农”领域热点、焦点、难点、重点话题,独家解析“三农”新闻事件,认真寻找新闻第二落点,用有速度的关注、有高度的站位、有态度的表达、有温度的关爱、有深度的见解回应社会关切。

作者丨中国三农发布评论员刘怡迪‍‍‍‍‍‍‍‍‍‍‍‍‍‍‍‍‍‍‍‍‍‍‍‍‍‍‍‍‍‍‍‍‍‍‍‍‍‍‍‍‍‍‍

编辑丨李在俊

视频剪辑|郭柄杉‍‍‍

摄像丨徐豫‍‍‍‍‍‍‍‍

主编|蒋琳

监审|钟倩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遇侵权

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