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大宝贝李雯雯,举起卫冕奥运冠军重担
拍汉服写真,是李雯雯缓解压力的方式。受访者供图
人们总是把李雯雯叫做“快乐大宝贝”。
举重赛场内,她会念“咒语”。摘得金牌后,她把教练高高举起,直喊“下班了”。赛场外,她穿汉服、清宫服拍写真;学热门视频,举着水瓶打转玩“天女散花”;还和教练一起头戴奥运吉祥物娃娃拍照,夸自己“可爱”。互联网上,这位巴黎奥运会举重女子81公斤以上级冠军展示的松弛与快乐引人瞩目。
不过,她远不止于此。
出生于辽宁,李雯雯有着东北人标志性的大大咧咧与直爽。在中国传统优势体育项目沉浮12年,她同样有着某种传统冠军运动员的气质。体能教练王浩天认为她有“小女生”的一面,也善于掩盖自己的害怕与焦虑——在几乎是出征必夺冠的重压下,纵使是力争卫冕的天才选手,也曾困于无数个难以入眠的深夜。
“她知道这些能缓解压力”
2024年8月11日,时隔三年再夺奥运冠军后,李雯雯又一次举起教练吴美锦庆祝,复刻了东京奥运会摘金时刻。身高不到1.6米的吴美锦,在身高1.78米、体重近150公斤的徒弟怀中,显得更袖珍,如同大号玩偶一般。这也成为了师徒二人的标志性时刻。
“这次就完全是很开心。”时隔半月,回忆起这个时刻,李雯雯如此说。“更多的是感谢,同时因为压力很大,再加上网友都想看我把教练举起来,那一刹那啥也没多想,就举他一下。”
对于这个举动,李雯雯还有一个更俏皮的回答。曾有记者询问,教练是她的挂件吗。李雯雯说,教练不是挂件,她得尊重他;同为中国举重队队员的侯志慧才是她的小挂件。
2024年8月11日,巴黎奥运会举重女子81公斤以上级决赛,夺冠后的李雯雯举起教练吴美锦庆祝。视觉中国图
面对公众,李雯雯是一段信号强劲的“快乐电波”。她喜欢在社媒上分享快乐日常:训练时,她拿着杠铃杆拍段子,开大头特效搞怪,偶尔也摆姿势学几招“大鹏展翅”,自称在“偷懒”。
她也乐得自嘲。5月的一个周末,她去摘樱桃,遇到小孩童言无忌:“阿姨胖得像一个大樱桃。”她答:“我谢谢你小朋友。”这段对话也被摘编进了她的微博。
巴黎奥运会比赛结束后,李雯雯进入休假期——填满了采访邀约、综艺录制与公开活动。刚参加完奥运会闭幕式回国那天,早上8点到北京不久,没来得及倒时差,就有一场采访等待着她。“完事回来之后又两场直播,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我才睡觉。”8月底,快乐大宝贝李雯雯,举起卫冕奥运冠军重担在与南方周末记者见面的前一天,她刚在外省录制完一档综艺节目,又马上飞回北京。“比完赛到现在,我一天都没有休息。”
但这没有耽误她的快乐。夺冠第二天,她就在抖音上发布吴美锦的“百变”搞笑视频合集。
李雯雯的母亲王晓妍将这样的快乐解释为天性。“性格特别活泼开朗的一个孩子。”王晓妍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李雯雯小时候跟邻居小孩在一起玩,不管男孩女孩,年龄大小,“她跟谁都有共同话题,都能玩到一块。”
李雯雯的体能教练王浩天认为,她性格本就大大咧咧,诸多的快乐行为则是解压的方式。在国家队,运动员们娱乐放松的时间与方式不多,周日才能外出,且不允许在外就餐饮酒。于是大家有时会组队去动物园游览解压。
作为卫冕冠军,李雯雯承受的压力比一般运动员更大。她一度喜欢抓娃娃解闷,后来不抓了,因为抓得太多,娃娃没地方放了。王浩天观察到,李雯雯的房间布置了许多草莓熊玩偶,还拍汉服写真和短视频,“不是因为不知道干嘛才去做这些事情,而是她知道这些东西能让她生活过得更开心,帮助她去调节、缓解这些压力。”
“我要练出来”
王晓妍记得,二十年前的一件旧事。
那时,家里条件一般,王晓妍与丈夫合开了一家小玉器加工厂,忙得不可开交。从李雯雯上幼儿园开始,别的父母都能骑车接送孩子,她们夫妻俩只能让孩子自己走两三公里上下学。“我心里挺难受的,孩子那时候吃了挺多苦。”
李雯雯对这段经历却没有特殊感受:“我妈让我怎么去我就怎么去。”
这似乎是母女对待往事的常态:母亲对曾经的苦涩介怀难消,女儿却泰然处之。
举重更是如此。
2012年,12岁的李雯雯在读初中,鞍山体校一位举重教练来学校选材。李雯雯回忆,体育老师向举重教练推荐了自己,但教练嫌已经80公斤的她太胖,没有挑中。
李雯雯的父亲得知此事,说她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李雯雯不服,通过同学联系上鞍山体校的校长,想再要个机会试试。
王晓妍记得,与校长见面后,校长试了试女儿手的力气,又让她做了几个蹲起动作。一番查验下来,练举重出身的校长觉得李雯雯是个很好的苗子:“你把孩子留这,你放心。”
自此,李雯雯开始涉足举重。在鞍山体校,还是初中生年纪的李雯雯开始寄宿,一个月只有两天假期能回到岫岩县的家中,她很少向家里吐露在体校的难处。
“孩子有多苦,有多难,她从来没给家里说过。”王晓妍记得,有一次,女儿从体校回家,脸上有五道被挠出来的指印,从鼻子一直延伸到耳根。她给教练打了电话才知道,是李雯雯在体校被人欺负了。“我特气愤。她都没有从来没跟我提过。”
“忘记了,我妈说有,那就是有这么个事吧。”近十年后再谈及此事,李雯雯显得淡然。
李雯雯。受访者供图
2014年,李雯雯结束鞍山体校生涯,转往福建训练。南下数千公里,她又进入窘境:夏日炎炎,她训练中暑,跑去厕所呕吐,吐完了回来再继续。当地的饭菜她吃不习惯,生活费也是问题。每天,5-6个小时的训练后,她只有在晚上7点到9点之间可以用手机。教练不让办电话卡,她用微信和家人一周视频几次,主要目的是“要钱”。
“就是硬省。”李雯雯一个月的生活费只有500-1000元,但想要过上稍微正常些的生活,一个月也要2000元。“非常拮据。我需要买生活用品等等,一块钱当两块钱花也有过。”
王晓妍去福建看女儿,在训练馆里,她意识到举重原来又苦又累。看到李雯雯每次举杠铃时,都会大喊一嗓子,她觉得女儿的每次呼喊,似乎都是在叫妈。当时,王晓妍就受不了,边哭边给丈夫打电话。
“那时我们俩的玉器厂已经好转了,经济条件好多了。我说又不是养不起女儿,不要搁这受这苦了。”王晓妍回忆,丈夫坚持要问问女儿的意见。挂了电话,王晓妍没敢再回训练馆,找机会对女儿说:“妈妈带你回家,我们不练了。”
李雯雯不同意,觉得已经练了三四年,还有几年就要出成绩了,要是走了,苦就白吃了。
李雯雯在外训练时,夫妻俩在老家新盖了房子。她对王晓妍说,“我以前想家,我知道家什么样。现在我想家了,我都不知道家是什么样子”。这番话令王晓妍直到现在仍觉难受。
李雯雯也记得,2017年放假回家,她站在新房前,不得不问一句:“大门搁哪?怎么进?”有邻居和家人说,“你姑娘现在练得这么胖,又不回家,让她练干什么?”
“我那会的想法就是我要练出来。”李雯雯说。
教练托举,国际突围
2018年9月,在全国女子举重冠军赛中,李雯雯夺得金牌。很快,她入选了国家队。
然而,她犹豫了。
王晓妍记得,女儿以国家队几乎没有熟人为由,不愿意去。“她说,一个人就不想去。到国家队,什么都换了,都跟原来的不一样了,什么都要从头开始了。”
“你总要走国家队这一步吧,是不是?”王晓妍有些生气。好在父亲说服了李雯雯,让她先去国家队待上一周,如果不好,再接她回来。
李雯雯回忆,当时自己听信了一些传闻,思想上有包袱,对进入国家队有些抗拒。但进队一两周后,她发觉队员们“人都好好,都很照顾我”,决定安心训练。
入队后,吴美锦接手了李雯雯的训练。在他看来,李雯雯年轻,拼劲足,底子好,力量很厚实,但在一些举重动作上还有不足。另外,李雯雯此前没有接触过男教练,心理上还有些“缩成一团”,腼腆,戒心也强,仍处在一种观望状态中,并不完全信任吴美锦。
但吴美锦对李雯雯有很大期待。“别看她胖,性格也挺拧,但是你要是能把她捋顺了,带好了,其实空间就出来了。”吴美锦说,他瞄着的,就是奥运冠军。
为此,吴美锦为她制定了专门的体能训练计划,以增强其心肺功能与动作协调性;他还要在大致保持李雯雯体重的基础上,让她的肌肉更紧实。
按吴美锦的说法,李雯雯是“小天才型运动员”,也肯花功夫,但因体重大,在某些方面有些懒。李雯雯也承认“很讨厌体能”。调教她并不容易。
“她是很聪明的一个人,你还不能硬调,说这是对的,那是错的。”吴美锦说,“都是一点点去引导她,给她转型,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给她转变过来。”
李雯雯自认为是善于表达的运动员,自己练不动了,身体哪儿疼了,有什么想法都会跟吴美锦说。而吴美锦性格好,有耐心,“基本上都依着我来”。
那个一度“缩成一团”的18岁女孩逐渐放下戒心,舒展开来。在这个基础上,吴美锦又添了一把火。他意识到,李雯雯初生牛犊不怕虎,很多事情敢打敢冲,但毕竟还是小姑娘,冲完了难免后怕。他要做的,就是鼓励她先冲再说。“我也不要你相信我,你相不相信你自己?”
只待比赛的检验。
2019年,李雯雯登上国际舞台,参加了举重世界杯。临近比赛,李雯雯突然怕了:比赛举办地是她训练过的福州,现场有福建的领导,还有一批当地小运动员,她一度紧张得想退赛。
还是吴美锦把她托举住了。“教练当时一点点哄,说你再抓(举)一下试试。”就这样,李雯雯一点点“试”着击败了俄罗斯举重名将塔蒂亚娜·卡什丽娜,夺得女子87公斤以上级抓举、挺举与总成绩三项第二。
“原来名将没有那么厉害,我也是可以赢的。”此后,李雯雯越赢越多。同年,她接连在亚洲举重锦标赛与世界举重锦标赛破纪录夺冠。到了年底,吴美锦觉得,两人彻底完成了磨合,彼此完全信任。
“就像做生意,我跟你说,你拿点钱给我,我来做投资,你会相信吗?你肯定不相信的,但是你又不得不拿。”吴美锦说,“那你就先拿一点(投资),我给你赚钱了,一点一点的,她(李雯雯)才会越来越相信,因为我让她一直涨成绩。”
2021年8月2日,东京奥运会举重女子87公斤以上级决赛,李雯雯夺冠。视觉中国图
冠军归来
2023年9月16日,举重世锦赛女子87公斤以上级比赛当日,李雯雯总觉得有些不对。
她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反正那天就是状态不好,”她说,“教练在后场做动作的时候,说啥我也听不懂,感觉像左耳进右耳冒,听不进去。”
在第二把试举时,这位东京奥运会女子87公斤以上级冠军右肘受伤,因伤退赛。那时,距离巴黎奥运会只剩一年不到。
于李雯雯而言,许多事情开始发生变化。东京奥运会时,她年纪尚小,形容自己深受队里照顾,跟着教练走就“无忧无虑”地得了冠军。但此后,她不再是初生牛犊,而须卫冕冠军,背负无数期待。她记得,东京奥运后,有一次听见队里的小队员说“(某件事)雯雯也是这么做的”。那一刻,她意识到,她没法再做小孩子,更不能把负面能量传递给小队员。
“大家给你的信号就是,你是奥运冠军,必须要带头,必须要好,必须要有成绩,你就不能失败。”李雯雯说。
然而,右肘受伤几乎意味着她的身体机能要从“负数”开始。李雯雯记得,2023年亚运会,因为手肘伤势,她在参赛名单最终审核阶段退出比赛,不得不搬出亚运村,独自在外住酒店。因为右手打石膏,她只能左手吃饭,随身要带个叉子;洗衣服也得一只手洗,一只手拧干;最麻烦的是扎头发,一只手扎多了,胳膊都抽筋。
更让她忧心的是训练。受伤两个月后,她才重新开始训练。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一块肉是粘连状态,你给它拽直”。苦练也不一定有正向反馈,李雯雯说,这是恢复一点,退两步,再向前三步,尔后又后退第四步的过程。
在王浩天看来,2023年受伤前,李雯雯向来沉稳,受大赛赛前压力影响小;但受伤后,她无可避免地要为未来担忧。巴黎奥运前的三百多天,李雯雯夜里时常睡不好,睡两三个小时就突然非常清醒。王浩天说,她那时不愿影响其他队员,只能半夜给关系较好的自己发信息。有时,他会在半夜3点多收到信息,而第二天早上8点,李雯雯还得按时到场训练。
为此,训练以外的二人沟通中,王浩天尽量少提伤病恢复的事,“我不想再给她增加一份压力。”
吴美锦也记得,那段时间,李雯雯常找自己东拉西扯,虽然不提奥运,但能看出她对奥运的焦虑。“她自己都说了,她当时都快想退役了。”
由于奥运女子举重所有重量级中,中国只能派出6个级别参赛,李雯雯做好了无法参加巴黎奥运的准备。而她的身体直到临门一脚时,才给了她一些信心。
2024年4月的举重世界杯上,她摘得三项冠军。一个月后,她入选了国家队参加巴黎奥运会的运动员名单。
此后的故事,媒体已经讲述了许多遍——李雯雯卫冕成功。确定夺冠时,摄影机还抓拍到她在后场流泪的画面。
“我觉得真的太不容易了,终于顶过去了。赛前我有偷偷哭过,但是每次刚哭一两下,我就告诉自己不能哭。要哭,等拿冠军了想怎么哭怎么哭。”李雯雯说,“(夺冠时)我觉得还是值得哭的。”
胜利与哭泣像是打开了阀门,李雯雯释去重负。王浩天觉得,巴黎奥运后,她才真正开心起来,“表情写在脸上”。
2024年8月11日,巴黎奥运会举重女子81公斤以上级决赛,李雯雯(中)在领奖台上。视觉中国图
大大咧咧、开朗直爽的李雯雯回归了。王晓妍的回忆中,女儿前所未有地向自己提及了身材,她从中觉察出一丝复杂的心情,有些心疼。
不过,面对南方周末记者,李雯雯仍然表现得释然,仿佛并不为身材焦虑。“享受当下就好了。”没有女生不想瘦,她自认是为了成绩牺牲了一些东西,退役之后,再在身材上下功夫也来得及。
王晓妍也曾听女儿说起未来。她记得,女儿说退役后想买台房车,玩够了再考虑工作。
“我都没听说这事,我妈又说了?”李雯雯笑了起来。
在王浩天看来,或许是因为长期在队中训练,环境单纯,如今已24岁的李雯雯在某些方面,心理年龄只有十七八岁。但两届奥运之旅也改变着她,李雯雯过去总抱怨生活中的琐事,但现在的口吻已然不同,更多是用一种陈述的语气倾诉,似乎那些不是困难,只是挑战,她需要克服它们,才能不辜负自己与身边人的期待。
吴美锦则觉得,过去,李雯雯年龄小,常以自我为中心,但她如今学会了感恩。“对医生、体能教练,她时不时地会给他们买点小吃、零食、水果。”
早在东京奥运会结束后,李雯雯曾与吴美锦约定,要出战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甚至是更晚的布里斯班奥运会,因为听说那里风景很美。不过,在此之前,李雯雯需要享受这个难得的假期。
“我赛前问他,教练,我可以休到什么时候?他说,随便。”
南方周末记者姜博文南方周末实习生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