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以胡耀邦为主角电影幕后:家属很关心但不干涉剧本
进入北大荒,至今开车也要几个小时,有一段路程仍要下车走,制片人张葆青和他的团队这一路脚上沾满了泥,“可以想象当年没有公路,步行进入北大荒是多么的不易,而且还要把它开发出来。”张葆青说。
从湘江北上黑土地,张葆青为的是寻找胡耀邦的足迹。除了北大荒,张葆青他们还去了江西共青城,数次进京与胡的子女面谈沟通。
“今年是胡耀邦诞辰100周年,胡耀邦又是湖南人,我们就在考虑以什么方式来纪念。”张葆青告诉政知局小编。
筹备 拍这部影片是“上面”的意思吗?
7月5日,影片《青春激荡的年代》在湖南浏阳开机时,剧组并没有主动邀请媒体参加。但随后,这条消息还是迅速登上了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
因为这部影片的主角是胡耀邦。这么些年来,也是他第一次成为电影中的主角。
编剧王青伟回忆,大概在2013年的下半年,该影片就开始进入了筹备阶段。
今年6月24日,《青春激荡的年代》的名字出现在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示的6月上旬电影剧本备案立项公示中,结果显示“同意拍摄”,备案单位为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这也是名单上108部影片中,为数不多的几部2014年就拿到了“影剧备字”的电影。
在这部影片中,胡耀邦将第一次作为主角出现在大荧幕上。这是“上面”的意思,还是电影公司的主动提议?
制片人张葆青告诉政知局小编,“今年是胡耀邦诞辰100周年,胡耀邦又是湖南人,我们就在考虑以什么方式来纪念。”潇湘电影集团拍摄了很多主旋律题材的电影,胡耀邦还是一个空缺。该集团首先提出了要拍摄这部影片,和提出拍毛泽东、刘少奇等人的电影一样。
然后就开始找编剧、谈想法,进入酝酿阶段。
筹备方将拍摄的题材锁定在1952年到1957年之间,决定表现胡耀邦和青年人的故事。1952年,胡耀邦担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这一组织于1957年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5年正值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的时期,许多有理想的20几岁青年人前往北大荒、开辟江西共青城,在各行各业为中国的建设作出了贡献,“胡耀邦关心青年人的生活、工作,鼓励他们为新中国追求理想”。
“我们想给现在的年轻人一些激情的东西,也希望他们能够了解解放初期的那段历史。”张葆青表示,之选择这个时间段来作为拍摄的主要内容,还因为共青团作为一个优秀的集体很少有影片表现,胡耀邦则是共青团创立初期的领军人物。据了解,片中不包括1957年后涉及大跃进和文革的历史。
据张葆青介绍,在电影的投资方和出品方中,除了潇湘电影集团外,还有湖南世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长沙星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这两家民营公司完全出于对胡耀邦的感情参与了这部电影。
创作 编剧两次进京与胡家人面谈
作为从胡耀邦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张葆青表示拍摄这部电影,除了遵循历史材料之外,没有对胡耀邦的感情,是拍不好的。
在已经开拍的影片中,胡耀邦的故事根据历史真人真事进行拍摄,另外还有两对虚构的男女主人公,讲述这些年轻人在解放初期时的困惑、积极向上,还有他们的爱情故事,他们开垦北大荒、建设青年城,受到了胡耀邦的关心和鼓舞。其中,男主角喻大华的原型就是当年北京市团委的一位年轻干部,曾经到北大荒建设边疆。
这样的创作方式类似于今年热播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邓小平的故事线是历史真实,而印小天等人扮演的年轻人的故事线则多为虚构。“这样故事更有可看性。”张葆青说。
担任编剧的王青伟已经多年承担红色题材电影的编剧工作,曾经创作过毛泽东、陶铸等历史人物的主题电影,但对他而言,这部电影确实很特别,因为这是第一部以胡耀邦为主角的电影,而且此前的影视作品中也从来没有写过团委书记的角色。不过这部“特别”的电影没有限制王青伟的创作,“我把他当做历史人物来写,电影并不前牵扯对历史人物的政治评价。”
王青伟说,正如片名“青春激荡”一样,胡耀邦当时担任青年团书记,还不到40岁,非常年轻,他本人也很有激情,个性鲜明。
在创作前期,王青伟阅读了能找到的关于胡耀邦的各种书和文章,当然也包括此前产生巨大影响的《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他同时也采访了胡耀邦的秘书高勇和胡耀邦的家人。“采访秘书,主要是了解胡耀邦作为一个平凡人,他的个性、习惯、细节,比如他的讲话特点、姿势。”
除了制片人张葆青会转达胡耀邦的两位儿子的意见外,王青伟还两次赶到北京与胡德华见面,谈了大半天。“主要谈电影艺术的东西多一些,大家都想把第一部以胡耀邦为主的电影拍好,在和艺术没有太大冲突的前提下,他们的想法我们都去消化,不同的想法经过磨合也能达成共识,总体来说是很愉快的。”张葆青表示,胡耀邦的家人对电影很关心,但不会干涉剧本的创作,双方的合作很顺利。
此外,创作团队也前往沿着胡耀邦当年的道路实地采风,前往北大荒、共青城和其他胡耀邦工作过的地方。此前有报道称,该片受到了政府的很大支持,张葆青表示,影片能开拍肯定是获得了政府的支持,但更多是在各地采风中给予的支持。进入北大荒,至今开车也要几个小时,有一段路程仍要下车走,张葆青和团队成员的脚上一路沾满了泥,“可以想象当年没有公路,步行进入北大荒是多么的不易,而且还要把它开发出来。”
审批 比一般红色主题片修改次数多
《青春激荡的年代》的题材属于革命重大历史题材。王青伟告诉政知局小编,此类影片的创作需要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基本原则,即在历史背景、历史事件上不能有虚构,在台词等细节上不用过于拘泥。
按照规定,此类剧本完成后需由中央革命重大历史题材领导小组进行审查。据了解,除了领导小组中的党史、军事、影视等方面的专家外,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党史研究室也会参与影片的审查。
去年12月,剧本送审。“他们对我们这个题材是肯定的,也进行了一些修改。”王青伟说,领导小组把关很严、修改很细,主要涉及历史资料的真实性,一些台词和提法,同时也对艺术方面的不足进行了修改。王青伟表示,这部作品并不涉及太多敏感问题,胡耀邦的地位是受肯定的,作品中的时期也不敏感。
据王青伟回忆,他们根据领导小组方面的意见,一共修改了五六稿,到最后剧本全部完成,经过了七八稿。他编剧的其他红色影片,基本上三五稿就结束了。
“胡耀邦是第一次拍的人物,还是比较谨慎的。”张葆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