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访谈】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黄庆军: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一样“可防可治”

【院长访谈】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黄庆军: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一样“可防可治”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飞快。但这种“快”,也考验着人“心”强大与否。越来越多的人处于疲劳、失眠、无力、抑郁、焦虑、淡漠的情绪状态,甚至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这是身体在传递信号,发出警报。”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院长黄庆军表示,即使心理健康知识已经科普多年,民众依然讳疾忌医,谈“精神科”色变。他强调,转变公众对于精神专科医院的刻板印象,让更多人接受心身医学,才能使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一样“可防可治”。而这正是近年来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一直奋力寻求由医治重性精神障碍,向诊治更多轻型精神疾病患者的有效机制,以及探索转型发展之路的关键一环。      ▲汕大精卫中心黄庆军院长   不少疾病都能找到心理病因   “首先来说一说不良情绪是如何产生的。”黄庆军告诉记者,在快速变革的当下,“挫折”越来越频繁地冲击着每一名普通公众。如果一个人给自己定的目标不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无法完成,就会产生挫折感和心理冲突。也就是说,欲望太高,却又达不到,不仅很难感到快乐,也容易出现问题。   很多时候,人在社会中扮演着某种角色,可能是乖孩子、好学生,或拥有成功的事业、完美的身材以及财富名声。当人们把这些要求内化到自己的内心,变成对自己的要求,就立即转化成心理压力。而人们对于“失败”,包括自己的失败,并不足够宽容。      ▲汕大精神卫生中心开创 “建筑园林化,管理开放化,生活家庭化,治疗综合化”精神病院管理模式   “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症状,像疲劳、失眠、情绪不好、沮丧,甚至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事实上,这些都是身体向我们发出警报,提醒我们该作出调整了。而从各专业学科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疾病是交叉在一起的。比如,查因不明的心血管疾病、胃肠疾病,多与心理疾病相关。长期的压力、情绪问题,可导致躯体健康问题,像肿瘤、心血管疾病,追根溯源都能找到心理病因。”   以群众精神健康需求为导向   事实上,在医学上,“心”和“身”本身就是分割不开的,那么,为什么一个人愿意到医院去看感冒、咳嗽,当心理出现“感冒”的时候,却避之而不及呢?要打破精神心理疾病被以往传统观念“妖魔化”的形象,精神专科医院首先得想办法摘掉“精神病院”的帽子。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   近几年,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注重在医院内部结构上,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儿童青少年成长中心、睡眠医学中心、康复治疗中心,以及即将开设老年医学中心、疲劳门诊、焦虑门诊等,服务于广大群众越来越多的精神健康需求。   据黄庆军介绍,为了适应更多轻型心理障碍诊疗的要求,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正在致力于将重性精神疾病和轻型心理障碍的诊疗进行分院区管理,进一步优化轻型患者的就诊环境,以期降低患者的“病耻感”,减少因对精神疾病存在误解和偏见而导致患者贻误治疗的情况。同时采取多形式合作方式,开办多家民营托管医院,以缓解当前该院病房过度饱和的状况,提升医院的服务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   ■知多D   警惕身体亚健康信号   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健康医疗原则,精神疾病也包括病前、病中、病后全程照料。目前,在医院的诊疗主要是“病中”阶段,早期的科普宣传与预防和康复期的跟进管理同样重要,但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不能达到健康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患者会感到疲劳、虚弱、情绪改变和肌肉酸痛,出现头晕、头痛、睡眠紊乱等情况,可能影响心理及身体的功能,影响工作。   当人们出现持久或间歇发作的疲劳在6个月以上,这种疲劳由体力或心理负担过重引起,充足睡眠后仍不能消除;原因不明的全身无力;失眠或多梦;头昏、头胀、头痛;心情抑郁、焦虑或紧张、恐惧、烦躁;突然的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兴趣减退或丧失。   专家提醒市民,这时切不可大意,应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诊治。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均可防可治,而贻误时机,只会让量变成为质变。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