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的大学意义中华体育精神如何融入高校思政教育
当今社会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愈加频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重要议题。中华体育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新时代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逐渐成为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精神指引。高校思政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其中,有助于培养新时代青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亦有助于推动中华体育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为建设体育强国和文化强国注入强大动力。
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随着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精神的重要性日益被认可,为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中华体育精神有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包括强调“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情怀、体现“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展现“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等。这些元素与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奋斗精神教育目标不谋而合,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国家认同感,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塑造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与其他思政教育内容相比,中华体育精神有着极强的实践性、感染性和教育性。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和比赛,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体育精神的力量,被运动员的拼搏精神所感染,从而学会遵守公平竞争、尊重对手、团结协作等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这种教育价值是其他思政教育内容所无法替代的。
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
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需要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实施体育课程思政,创新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课程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要完善课程设置,使中华体育精神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体系中,从而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在育人理念方面,应强调“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中华体育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有助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等品质。同时,要将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体育课程思政教育,让学生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上,要融入中华体育精神的元素,如体育精神的历史渊源、内涵特点、代表人物和故事等,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励志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华体育精神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践行中华体育精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学生在体育精神方面的表现纳入评价范围,通过评价导向和激励机制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体育精神,践行中华体育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是以中华体育精神为核心,凝练模块化的思政内容。如何凝练模块化的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是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与难点。首先,要以中华体育精神为核心创编校本教材,深入挖掘体育故事的文化内涵,结合现代体育教育理念,精心编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材体系,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中华体育精神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其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不能仅是理论知识的灌输,更要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赛事,让学生在实际参与中感受中华体育精神的魅力,还可以邀请优秀运动员或教练员分享他们的运动经历和心路历程,让学生在他们身上看到中华体育精神的生动实践。最后,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在线互动平台等,创新体育课程思政实施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思考。
三是加强多方联动,打造协同育人团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加强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与社会之间的联动,打造一支协同育人团队,推动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具体而言,育人团队建设要做到三点:
其一,以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师为主体,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在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是主力军。他们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将中华体育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主义精神。辅导员是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与学生接触密切,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将中华体育精神渗透到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之中。
其二,以公共体育课教师为支撑,发挥专业队伍协同作用。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知识的传授者和学习体育技能的指导者,更是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体育精神内涵的教育者。体育教师要主动与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推动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学校可以将体质健康、体育竞赛相关成绩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参考因素,引导学生重视体育锻炼,践行中华体育精神。
其三,以校外体培为补充,发挥社会队伍赋能作用。高校可以与校外的体育俱乐部、运动队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举办体育赛事、训练营等活动,共同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直观、更真切地体悟中华体育精神。
(作者系鲁东大学讲师、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24年09月27日 第07版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发展更为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义务教育的重要路径。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指明了发展方向。要实现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前进,政府教育统筹职责有效发挥至关重要。
政府保障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评估的重要方面。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中关于“政府保障程度”方面共设计了15项指标,重点评估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履职,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成效,明确县级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执行教育政策、履行教育职责中的重要地位,并在“优质均衡”评估序列中加入教育经费投入等硬性指标,作为评估政府保障程度的指标。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建设工作成为各级政府新时期依法履行教育统筹职责的核心任务。
政府保障存在薄弱环节,将制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深入推进。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能力、政策制定和执行不到位等问题的制约,部分地区在实现优质均衡目标上仍面临较大挑战。从各地实践来看,政府保障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部门间统筹机制不健全,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和沟通,影响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布局规划,教师编制统筹分配不足等。二是教育经费投入难以满足优质教育发展的需求。在部分地区经济增长面临压力的背景下,难以确保教育资金投入。
部分地方勇于实践,形成了提升政府保障能力的可贵经验。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工作,部分地方政府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不断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为其他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项复杂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多个领域的协作。尤其是在涉及多个部门以及相关配套改革的背景下,单凭教育部门难以推动工作。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是克服政策执行“碎片化”的重要途径。
如山东省昌邑市通过建立市委领导、政府负责、教育部门牵头、镇街区和其他部门参与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领导机制来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相关决策;深圳市福田区则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攻坚专班,由区长任组长,全区28个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全面构建协同推进、专班攻坚、责任包干、定期会商、结果反馈、挂牌督导等工作机制,形成了“全区一盘棋”共同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
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财、物的支持,而人、财、物教育资源的统筹和调配需要多部门的协作和支持。因而地方政府可以将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等各个部门的资源和资金进行整合,从而防止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发生,最大限度地提升各部门之间的凝聚力。
不断增长的教育经费投入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部分区县经济基础差,单单依靠县级财政的努力来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很难的,因此需要加强教育经费统筹,积极开拓财政经费渠道,实现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增长。如青岛市李沧区党工委、管委会确立了以财政保障为主的教育发展资金保障机制,公用经费严格管理、优先及时拨付,同时通过建立教育发展基金等方式,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实现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政府的法定责任。县级政府应当负总责,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放在最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地方各级政府应当树立科学的、长远的教育发展观念,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真正促进当地义务教育的高位优质均衡发展,在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进程中应当始终坚持公共服务的观念,时刻以全体的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为适龄儿童少年提供机会均等和质量均等的义务教育服务。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作者系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标准研制专家团队成员)
《中国教育报》2024年09月27日 第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