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重磅整理:“三基”回眸——自然地理,高考地理审题规范和答题思路(藏私版),高考地理倒计时,教材主干知识全在这

考前重磅整理:“三基”回眸——自然地理,高考地理审题规范和答题思路(藏私版),高考地理倒计时,教材主干知识全在这

#01 等值线的判读 规律 判读 类型举例 等高线(地貌) 等压线(大气) 等潜水位线 数值 知类型 地形类型、地形部位 高低压中心,脊、槽 知海拔高低 走势 知分布 地势走向、山谷和山脊 高压流向低压 知水流方向 疏密 知变化程度 坡度陡缓 风力大小 水流快慢 闭合 知特殊 大:山丘;小:洼地 大 大:地势低洼,地下水出露或大水漫灌 小:过度抽取地下水 注:①走势包括整体的走势,也包括局部的走势,例如局部的弯曲。 ②特殊是指:“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表格简称大、小) #02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及变化的描述 1.点状地理事物:如城市的空间分布、矿产资源的分布等 (1)分布的描述 点状地理事物一般比例尺较小。描述时应从大范围考虑: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反映的地理原理。 【描述角度】点的疏密,沿什么线(面)密集,沿什么线(面)稀疏;点组成的形状反映疏密规律。 (2)变化的描述 要关注点的数量变化,位置是否变动以及变动的方向,有时还要关注点的规模大小是否己改变。 【描述角度】 数量变化、位置变化、等级(大小)变化等 2. 线状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河流、交通线、山脉等 (1)分布的描述 读图时注意事物的起止点、事物沿途的变化和事物的走向;注重同一空间不同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相互影响的结构体系。 (2)变化的描述 线状地理事物发展变化大多可以几类,常见的是某一地理要素随时间或距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描述角度】 线状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描述角度:趋势、分段(阶段)、变化快慢(速度)。 3.面状地理事物:一般表示地形区、物 (1)分布的描述 面状分布相对而言其比例尺较大,在描述中,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分布特点、或该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对其面积大小、形状加以注意。 (2)变化的描述 面状地理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间和距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对于这类描述,要关注面积大小的变化,变化的方向以及变化的速度。 【描述角度】 面积大小的变化(集中、碎片化);变化方向,变化速度。 #03 时间的计算 时间的计算主要包括: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日期范围的计算(新旧一天范围)。 由于日期范围计算直接算出180°是几点,新的一天范围就是多少小时的范围。 因此可以把时间的计算归纳为一个计算模式: 地方时/区时计算的模式:找已知,求未知。 a.在材料中找到已知地的经度及时间,待求地的经度。 b.根据东早西晚的原则(因为180°最早),将东经度放东边,西经度放西边的模式进行分布(同是东经度或者西经度,东经度大的放东边,西经度大的放一边)。 c.根据经度差计算时间差,然后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进行计算。 #04 公转运动用好“三线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 地球的公转运动从微观来看就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由于直射点的移动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因此,必须依托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考试材料中一般会给一个具体的日期。 太阳直射点一年在回归线之间做运动,某一日期在哪个纬度是可以通过二分二至日四个固定点(的日期)进行推演。太阳一个月大致走8个纬度。<确定直射点所在半球及其移动方向> 1.昼夜长短的判断 ①直射点的位置影响昼夜长短: 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 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 直射点在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②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影响昼夜长短的变化。 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的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的白昼就变长夜变短。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及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角是由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决定的,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因此考试时推算直射点与已知地点的位置关系变化即可知道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 扩展: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及分布特点(用最大减去最小) ①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由23°26′增大到46°52′),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上为46°52′。 ②回归线至极圈之间: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6°52′)。 ③某一地点,太阳高度还有时间的变化,正午时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早上和傍晚最小。 #05 太阳周日视运动 在历年的考试中,主要以回归线到极圈之间的地区进行考察,重点讲解该地区的太阳轨迹变化。 【解题关键】三点定轨迹,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阳位置。 日出日落方位可以根据日期知道直射点所在半球确定,关键在于正午太阳的位置。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对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地球来说,太阳永远在南面。故其轨迹为: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对于南回归线以南的地球来说,太阳永远在北面。故其轨迹为: 【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二分日】 【特殊】极昼地区的日不落 【解题技巧】极昼的最大太阳高度角为正午,最小太阳高度角为午夜(0时)。两者相差为(90°-当地纬度)*2,是一个固定值。 #06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其应用 【解读】: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关键是厘清太阳、地面、大气三者之间热量的传递过程。 1.大气受热过程: (1)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 吸收作用:主要是看大气中成分的吸收作用 对流层中的对太阳辐射吸收的比较少;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增温。 ② 反射作用:主要体现为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晴天辐射强,阴天辐射较弱。 ③ 散射作用: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容易被散射。(天的蓝色,朝霞与晚霞,太阳未出天已亮等) (2)地面的吸收作用 绝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而增温。 注:①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最主要、最直接的热源。 ② 在夜间,没有太阳辐射,地面降温较快,容易产生逆温现象。 2.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气增温后向外传递热量(大气辐射),分别向高层大气和向地面。向地面那部分称之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保温作用的途径:① 减少地面长波辐射的消耗。例如温室大棚(塑料膜、玻璃等)、地膜。 ② 增加返回地面的大气逆辐射。例如燃烧秸秆释放浓雾;全球气候变暖等 易错点: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傻傻分不清) 辐射就是对外传递热量,温度越高,辐射越强。 太阳辐射是根本热量来源,其强弱要考虑大气的削弱程度; 地面辐射就是地面吸收热量之后对外传递热量,白天热量来源有两个,晚上只剩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是大气对外传递热量,大气逆辐射是大气将热量返还给地面的那部分热量。 #07 逆温及其影响 1.逆温的类型和成因 (1)辐射逆温 ①成因: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失去太阳辐射,地面对外辐射很强,近地面大气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慢。 ②常发地区:中高纬度大陆冬季黎明前 (2)地形逆温 成因: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空气被较冷的空气抬挤上升。 分布:盆地和谷地中;夜间。 (3)锋面逆温 成因:锋面之上的暖空气与锋面之下的冷空气之间温度差异显著。 分布:锋面活动地区;冷锋锋后暖锋锋前。 2.逆温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1)成雾:特别是早晨的雾,降低大气能见度,浓雾影响交通 (2)大气污染:使空气垂直对流受阻,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影响健康 (3)影响航空:多雾不利于飞机起降;高空大气平流运动,有利于稳定航行。 (4)沙尘暴:逆温时不利于沙尘扬起 #08 气温高低的影响因素 1.地气系统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分布 (2)下垫面状况 下垫面指地球表面的特征,如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地表粗糙度、植被、土壤湿度、雪被面积等等,它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显著。 下垫面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地面的比热容及反射率。一般可以跟水汽进行联系。水汽含量较大,比热容较大。吸热慢,放热慢。一般来说,深色土壤的反射率比浅色土壤小,潮湿土壤的反射率比干燥土壤小,粗糙表面的反射率比平滑表面小,陆地表面的平均反射率为10—35%,新雪面反射率最大,可达95%。 (3)大气保温 主要指大气逆辐射。与大气中CO2和水汽含量有关。 大气层本身具有保温作用,存在温室效应,存在温室气体(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主要是CO2)剧增有关;秋冬季节燃烧稻草、秸秆等制造烟雾;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水汽含量的变化主要从晴天与阴天;沿海与内陆分析大气的夜间保温作用。 2.与外界热量交换 3.人类活动 (1)热岛效应 城市排放出的热量较多,气温高。【小尺度】 (2)全球气候变暖 人类活动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变暖。【大尺度】 #09 局地环流成因及类型 受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 从受热差异的角度分析环流的形成: 山谷风的易错点: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对比气温是必须对比同一水平面上的两点。 【术语】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 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 #10 风(带)的形成及分布 #11 大气环流和季风环流 大气环流由于热量差异导致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形成气压差,产生三圈环流,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在不同的季节形成(冬)高(夏)低压中心,切断了气压带(记住高低压中心的位置就知道切断的气压带)。由于高低压中心的位置发生季节性的改变,产生季风。 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气压带风带的记忆及判别: (1)根据气压带的中心纬度0°,30°,60°,90°等纬度,判断气压带的名称,风带则识记低纬信风,中纬西风,高纬极地东风。 (2)结合气压带判断风向名称或根据风带推算气压带。 (3)结合气压带的成因或者天气状况判断气压带风带。 (4)成因分类:① 热力原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② 动力原因。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5)天气状况:西风湿润信风干,上升多雨下沉晴 注意:如果信风从海洋上经过,将会带来大量水汽,变得比较湿润,遇到地形的抬升作用,会形成丰富的地形雨。例如冬季日本的西海岸降雪较多。 2.北半球的高低压中心 3.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类型 风向 成因 东亚季风 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东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亚季风 夏季吹西南风,冬季吹西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以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西南风) #1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的关系 1.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特点 2.移动规律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 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 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大致移动5个纬度> 3.不同大气环流控制下降水的差异 [核心原理]:上升(低压)多雨下沉(高压)晴;西风湿润信风干 #13 影响降水的因素 #14 气候的判读 1.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或是内陆)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2.定量法: 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 (1)以“形”定位(半球): 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 (2)以“温”定带(温度带): 热带:终年皆高温:> 15℃; 亚热带:冷季最低温:0℃ < T < 15℃ 寒带:冷季最低温:< 0 ℃ (3)以“水”定型(气候类型): 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年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冰原、苔原气候(年少雨) 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3.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 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典型作物橄榄;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15 锋的类型和天气变化 1.锋的特征 锋是冷暖气团的过渡地带,锋两侧的温度、湿度以及风、云、气压等气象要素都有明显差异,因此可以把锋理解为大气中气象要素的不连续面。 逆温层的底部为锋面的下界面,逆温层的顶部为锋面的上界面。 2.锋的类型及特征 根据冷暖气团的主动性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 (1)冷锋和暖锋 冷锋:冷气团主动流向暖气团。 暖锋:暖气团主动流向冷气团。 为什么在暖锋中冷气团会回旋后撤? 冷气团冷而重,不能像冷锋中的暖气团被抬升,只能被水平推移。 (2)准静止锋:冷气团和暖气团势力相当。 (3)锢囚锋:两条移动的锋合并而形成 我国常见的是锋面受山脉阻挡所形成的地形锢囚;或冷锋追上暖锋,或两条冷锋迎面相遇形成的锢囚。它们迫使冷锋前的暖空气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 #16 锋面气旋的判读 该天气系统多见于温带地区,是造成温带地区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近地面的气旋往往与锋面联系在一起,故也称锋面气旋。锋面存在于低压槽上(在高压脊不能形成)。 解读上述锋面气旋结构图,应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1)锋面的位置 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 将冷暖锋连接将系统分为两部分,低纬度部分受暖气团控制,高纬度部分受冷气团控制。 (2)锋面的类型与移动 ①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 ②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 (3)锋面附近的风向 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②处为偏南风,③处为偏南风。 (4)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 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冷气团一侧降水,暖气团一侧晴朗。 #17 中国东部雨带的推移 副高的强弱和位置是直接影响我国夏季雨带分布的“指挥棒”。 副高位置随季节而变化:冬季偏南,夏季偏北。 副高西部的偏南气流产生夏季盛行东南季风,输送太平洋的水汽,同时吸引来自印度洋的水汽。 副高内部高温干旱;台风则生成于南部。 雨带(北部)位于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的距离处。 ①副高位置变化对雨带推移的影响 ②副高异常对雨带推移的影响 反常的副高是造成我国大范围旱涝灾害天气的祸首。 #17 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因素 #18 水循环原理的应用 (1)解释“旱涝、缺水、断流、盐碱化”等成因 (2)分析沼泽湿地的成因 (3)解释淡水湖和咸水湖 湖泊是湖盆、湖水以及水中物质组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19 陆地水体相互补给的关键点 补给类型 关键点 大气降水 气候类型(年雨型、夏雨型和冬雨型)→考虑影响降水的因素 季节性积雪融水 发生地区:冬季积雪较多; 融化时间:春季(融雪径流量与升温快慢以及上一年积雪量有关) 高山冰川融水 发生地区:内陆高山高原地区; 特点:温度高低(流量日变化大、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湖泊水 特点:调蓄作用;削峰补枯 关注与补给方式的水位差 (源头的湖泊)提供水源 地下水 特点:普遍;稳定 关注与补给方式的水位差 考察:等潜水位线(理清地下水高度,地下潜水埋藏深度的区别) #20 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 1.河流的水文特征 【内流河水文特征】 ① 内流河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 ② 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③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河流的水量就较丰富,为丰水期; ④ 径流量小,流程短且变化大,冬季甚至断流。 【湖泊的水文特征】 2.河流的水系特征 #21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及影响因素 1.海水的温度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 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海水温度的分布主要表现在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两个方面。 影响海水温度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2.海水的盐度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 (1)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海域递减。 (2)副热带海域盐度最高,赤道和极地海域盐度较低。 #22 洋流的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大洋环流的分布模式 主要考察洋流性质的判读,要学会绘制“8/0”模式,然后判读出是洋流流向或性质等,从而分析其产生的影响;如果是考察印度洋海区的季风环流,首先可以通过轮廓定位,或者是北半球的60°E附近海区,然后绘制三角形,按照口诀夏顺冬逆绘制箭头,最左侧的那条边是索马里洋流(夏寒冬暖)。 2.渔场的成因 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容易形成大渔场。 大陆架海区:位于大陆架,海水较浅,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河流: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渔场。 温带海域:冬季底层海水上泛→表层养分丰富→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渔场。 #23 海气相互作用 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动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通过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和大气成为一个整体。如果表层海水温度发生异常,大气环流也会异常,甚至出现极端天气事件。 【案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核心规律:尼弱拉强(东南信风)。 #24 地质作用方式的判读 地质作用方式主要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1.内力作用: 地壳运动(最为普遍);岩浆活动(板块交界处、岩层薄弱地带);变质作用(地球内部-高温高压条件、接触性变质-岩浆) 【规范术语】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活跃 2.外力作用: (1)外力作用的类型: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 作用主体(风力、流水、冰川及海浪) 【术语表达】:①风化:岩层(或矿物)裸露或接近地表,受风化作用,破碎(大块变小块) ②侵蚀:风化的物质受侵蚀主体的作用,被侵蚀携带走 (小块被带走) ③搬运:被侵蚀的物质受侵蚀主体运动,不断被移动,磨蚀等(小块被运动) ④堆积:被搬运的物质由于搬运主体力量减弱,沉积下来 (小块被放下) 3.空间分布差异: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 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海滩等地貌。 注意:在宏观理解地貌的地质作用方式,也要能从微观的尺度,结合小区域的特点以及材料描述的地理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例如2022年高考海南卷8-9(对应2-3题),如果分析是高山地区,很多同学会选择冰川侵蚀作用。 #25 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 1.褶皱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判读: ① 剖面形态:背斜向上拱起;向斜向下弯曲 ② 岩层新老关系上: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 2.断层的判读: ①水平断裂,错开原有的地貌类型,如河流; ②垂直断裂:断裂面+位移。(相对向上的形成断块山) 3.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实践意义 原因或依据 背斜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岩层封闭,易于储油、储气。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核心的上部,中间为石油。 隧道的良好选址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裂隙发育,岩石破碎。 向斜 地下水储藏,常有“自流井“分布 底部低洼,易汇集形成地下水。 水库坝址选择点 物质坚实,基础牢固 钻探应在向斜构造处 岩层中含有煤、铁矿石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 【在背斜处开采煤炭等,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在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水事故。】 断层 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 岩隙水易沿着断层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 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避开 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易渗漏。 #26 河流常见的侵蚀和堆积地貌形成的描述 1.河流侵蚀类型及地貌举例 (1)侵蚀方式及影响: ①溯源侵蚀:由下蚀演化而来,会使河道延长; ②下蚀:与落差有关,会使河道变深; ③侧蚀:与水量有关,会使河道变宽; (2)河流主要的侵蚀地貌及形成过程 ① V形谷(峡谷):地壳上升、流水下切侵蚀而成。 ② 峡湾:冰川侵蚀形成谷地;气候变暖,冰川消退;海水入侵淹没谷地,形成峡湾。 ③ 曲流(河曲)——一般见于地形平坦的草原地区。 形成过程:地势平缓、河床由松散沉积物构成的平原上;流速缓慢,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草场茂盛,草根固土作用较强。 2.河流的堆积地貌的形成及举例 (1)流水堆积地貌形成必要条件 ①堆积物:风化或流水侵蚀→搬运→堆积物(存在颗粒大小差异)。 ②流速减缓:地形平缓、河道弯曲、海水/湖水/河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 ③沉积环境:可供沉积的空间、地壳抬升(下降)、地形条件、水域环境(海浪、洋流)→沉积环境(沉积空间)。 ④区域差异:不同位置的堆积物、流速减慢的原因、沉积环境的差异,故堆积地貌形成的位置、形态存在差异。 (2)常见堆积地貌形成过程——以河口三角洲地貌为例: ①形成: a.泥沙来源:中上游泥沙来源丰富;b.位置:河流入海口(湖口)处; c.流速降低:地形平坦或沙洲分流;d.水流速度减慢;海水(湖水)顶托; e.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②变化: a.无三角洲形成:泥沙、沿海地形、沉积环境(沉积空间及海水运动或地壳沉降)。 b.三角洲面积增大或减小:泥沙来源;海平面变化→海岸线变迁(三角洲面积增大,海岸线前进,陆地面积增大,海平面下降;三角洲面积减小,海岸线后退,海水倒灌,陆地面积减小,海平面上升)。 #27 河流冲淤 1.河流的冲淤原理 (1)淤积原理:当上游来沙量大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淤积,河床升高; (2)冲刷原理:当上游来沙量小于本河段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冲刷,河床下降。 (3)交替原理:同一河段: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往往是“你强我弱”,交替进行; 一般,流量大时(汛期),侵蚀为主;流量小时(枯水期),以堆积为主。 【提示】:当上游来沙量等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即为冲淤平衡。但河流的水文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冲淤作用受多因素影响。短时间尺度下,平衡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冲淤不平衡才是常态。 2.河流冲淤的影响 3.河流冲淤过程的影响因素: 在分析冲淤这类问题时,要抓住来沙量和水流携沙力这两个关键变量,那它们有哪些影响因素? ①径流量:一般来说,径流量越大,冲刷侵蚀能力就越强。 径流量案例:黄河每年都会进行调水调沙(汛期来临前),通过水库的大量泄水,以较大流量集中下泄,形成人造洪峰,进而加强对下游河床的冲刷能力,减少河床淤积。 ②流速:流速越快,搬运能力越强,河流以冲刷侵蚀作用为主;反之,如流速越慢,则以淤积为主。一般来说强降水过后,当河流流速降低时泥沙会快速沉积,导致河床增高。 ③含沙量:河流含沙量大,对河床的侵蚀能力弱。 含沙量的多少:又与地表物质疏松程度、植被覆盖情况、降水强度(坡面侵蚀冲刷)、支流多少(带来更多泥沙)等因素密不可分。 ④水位变化:河流汛期水位高、水量大,以侵蚀作用为主;枯水期水位低、水量小,以淤积为主 ⑤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的建设(如修建水库、大坝等),起着拦沙蓄水、调节水流等作用,影响着冲淤平衡;而河道的加固,也能减少河流对堤岸的冲刷。 ⑥海水作用:在河口地区,由于海水顶托,造成水流流速减慢,或沿岸洋流携带了大量泥沙,这些情况都会加剧淤积作用;而潮汐(海浪)作用强,携沙能力大的区域,侵蚀作用也可能会增强。 ⑦河岸岩性和河道宽窄等因素,也会影响河流冲淤平衡 河岸岩性越坚硬,抗侵蚀能力越强。还有,如果河岸土体中的黏粒含量大,抗冲性也会增强。黏性土层越厚、黏粒含量越高的河岸(整体结构稳定),其整体抗冲能力更强。(反例:黄土高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河道宽阔,流速减慢,有利于泥沙淤积;河道狭窄流速较快,有利于侵蚀(狭管效应) #28 不同类型气候的植被特点 植被 类型 森林 草原 荒漠 雨林 阔叶林 落叶林 针叶林 热带草原 温带草原 热带、温带 气候 特征 终年高温,降水丰沛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无明显干季 夏季炎热或温暖,冬季寒冷 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气候干燥 气候干旱 植被 特点 森林呈深绿色,树种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常见茎花和板根现象 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垂直结构较简单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芽,秋冬落叶,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松、杉为主,树叶针状,抗寒抗旱 湿季降水丰沛,草原葱绿。干季为4—6个月,降水稀少,草类枯黄 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也会见到一些较为矮小的灌木 生产量很低,生物质积累缓慢。以旱生灌木为主,具有忍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叶面缩小或退化,呈鳞片转、刺状或无叶,减少水分蒸腾;具有肉质茎或叶,贮存水分;多数根系发达,吸收水分) 也有些非旱生的短命植物。 常见 树种 油棕、大榕树、叉叶木 樟树、榕树 桦树、杨树、柳树、榆树 明亮针叶林——落叶松等;暗针叶林——云杉、冷杉等 有的热带草原中散生着乔木或灌木,为热带稀树草原。 #29 土壤 地形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地形引起地表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影响土壤与环境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影响光照、热量和水分、物质的转化。 从山顶到低平洼地,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变化和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 #30 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地貌、气候为例) #31 自然环境要素的同一演化和要素组合——一果多因 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是统一演化,从而保持要素间的协调。不同时期的地理特征是多个地理要素综合演化的结果。因此在分析某个地理现象(或结论)要综合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的作用。 【案例】分析某地生物分布情况: #32 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一因多果 【角度】分析某地区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对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 气候 地貌 植被 水文 生态环境 【案例】修建水库的影响 #33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 1.一般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模型 2.垂直带谱变化(海拔由低到高)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3.带谱数量的影响因素: ① 山体所在纬度; ② 山体海拔高度; ③ 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4.林线和雪线 #34 常见自然灾灾害的成因或对策 类型 成因或对策 洪涝 自然原因:(1)气候特征:气候降水的强度; (2)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支流特点、湖泊的多少); ①水系特征: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入海河道单一;地势低洼(海河、珠江)。 ②水文特征:夏季多暴雨,河水陡涨。 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湖泊调节能力减弱;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 (1)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 (2)退耕还湖; (3)修建水利工程; (4)裁弯取直,加固大堤; (5)开挖入海河道(淮河); (6)修建分洪区; (7)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寒潮 (1)频发区:北半球中高纬度(势力强大的寒潮可影响到低纬度地区) (2)深秋到初春时节 【危害】(1)寒潮带来的剧烈降温往往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害; (2)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 【寒潮的益处】空气南下,有利于地表交换热量;大规模的雨雪天气,缓解旱情;雪水氮化物含量高,能加速有机质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低温,天然的杀虫剂;大风,无污染动力资源。 风沙 风沙活动成因 (1)沙源。 ①外地输沙:盛行风从上风地带将沙尘物质吹送至风沙活动地区沉积;河流从中上游地区搬运到风沙活动地区沉积。 ②当地沙源:枯水期湖滩、河滩裸露,泥沙裸露;冬春季节地表缺少植被覆盖,表土裸露;耕地面积扩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地表裸露,增加沙源。 (2)动力。 ①盛行风:风大、大风日数多;受地形影响(山口处狭管效应、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等),地面风速增强。 ②不稳定的空气条件:如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或傍晚,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有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 ③特殊天气、气候背景:干旱少雨、气温回升、蒸发旺盛,是风沙形成的温床;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 (3)植被:冬春季节植被稀疏,地表缺少植被保护,表土疏松,沙源丰富、易起沙。 泥石流 发生的三个条件:(1)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即山高沟深;(2)有丰富的松散物质;(3)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这是因为该地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明显,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 一、审题规范——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只有正确理解题意,才能把握命题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审题最重要的是把握题目中的4大关键词: 1.条件限定词——一般为地理事物的范围、时间或性质等。 2.内容回答词——题目必须回答的内容。 3.题目中心词——答案论述的直接对象。 4.解答方式词——回答问题的方式要求。 例如: 二、思路规范——确保答题角度对而全 1.特征描述类 描述类答题模板 命题角度 答题步骤 答题术语 位置特征 第1步,依据经纬线描述经纬度位置特征; 第2步,依据海陆分布描述海陆位置特征; 第3步,依据不同区域的位置特征描述其相对位置特征 东西半球、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热、温、寒带;内陆地区、沿海地区;大陆东岸、太平洋西岸;太行山以东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等 分布特征 第1步,关注宏观大致分布; 第2步,关注微观局部分布特点; 第3步,综合分析归纳特征 分布均匀(不均),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东部地区最多等 变化特征 第1步,看总体变化趋势; 第2步,关注转折点,看分段变化趋势; 第3步,综合分析归纳特征 逐渐上升(下降),波动起伏,波动上升,先上升后下降等 自然 特征 地形 第1步,读等高线,确定地形类型和地形崎岖状况; 第2步,读等高线数值变化及河流流向,确定地势特征; 第3步,读海岸线形态,确定海岸线曲折或平直 地形以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山地)为主;地形崎岖(平坦);地势东高西低;海岸线曲折(平直)等 气候 第1步,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统计图表判断气候类型; 第2步,根据材料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气候特征; 第3步,关注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 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气温:终年高温、夏季高温、终年温和、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等;降水:降水量大(小)、季节分配均匀(不均)、集中在夏(冬)季等 河流 第1步,依据河流地理位置及相关地形地势,确定河流水系特征; 第2步,结合流域内气温和降水的组合状况,确定河流水文特征; 第3步,关注流域内植被状况 河流的发源地、流向、长度、流域面积、支流及水系状况、水量、汛期、结冰期、含沙量等 资源 第1步,依据相关资源分布图确定资源种类及其储量; 第2步,依据相关材料确定资源埋藏情况及开发条件 种类多(少)、储量大(小)、品质好(坏)、埋藏深(浅)、开采条件好(坏) 人文 特征 人口 第1步,确定人口的密度及其分布特征; 第2步,确定人口增长速度及其结构特征; 第3步,确定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人口密度大(小)、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地区、增长速度快、老龄化现象严重等 聚落 第1步,依据材料及其图表确定聚落分布特征; 第2步,依据资源开发及经济发展趋势确定聚落发展趋势 聚落沿交通线(河流)分布,多分布在平原(河谷)地区,聚落沿交通线向东南方向发展 农业 第1步,关注农业地域类型; 第2步,关注农业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第3步,确定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农业部门,生产规模大(小),机械化水平高(低),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等),农作物种类,主要分布,依靠科技发展立体农业等 工业 第1步,关注工业分布特征; 第2步,关注重要工业中心、结构及技术水平等; 第3步,确定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地域分布(靠近矿产丰富地区、靠近市场等)工业化水平高(低)、结构齐全(单一)等 2.分析类 原因分析类设问在高考题中经常出现,如分析某地河流径流量变化大的原因、分析某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等。回答原因分析类设问时,一般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大方面进行分析。 措施分析类设问常见设问词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该类设问在高考中最常见的呈现形式有“具体措施有哪些”“核心措施是什么”“应采取哪些重要措施”等。措施分析类设问最基本的答题思路是根据问题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措施。对于措施分析类设问,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进行考查,在解答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原因分析类答题模板 命题角度 相关因子 举例说明 太阳辐射 纬度 纬度高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少,如我国的东北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少于华北地区 天气和 气候 云量多、降水多的地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少,如赤道地区、我国的四川盆地 地势 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区 坡向 向阳坡的太阳辐射能多于背阴坡 气温 纬度 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越少,气温越低,如冬季我国北方地区气温远低于南方地区 海拔 海拔每升高1 000 m,气温下降约6 ℃ 大气环流 冬季时,我国北方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远低于南方 地形阻挡 四川盆地的北边有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故其冬季气温较高 气候特征 太阳辐射 低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多,往往具有全年高温的特征;中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季节变化明显,往往具有夏热冬寒的特征,四季较分明;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少,往往具有全年低温的特征 大气 环流 低气压带和西风带控制的地区降水往往较多,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极地东风带控制的地区降水往往较少;受季风环流影响的地区,在冬季风控制下往往少雨,在夏季风控制下往往多雨 人口 迁移 迁出区 的推力 人口增长快、人多地少、资源短缺、就业机会少、医疗卫生条件差、自然灾害突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等 迁入区 的拉力 工作机会多、工作条件好、工资待遇高、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基础设施齐全等 产业转移 劳动力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向劳动力资源密集且廉价的地区转移,如我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市场 随着某地市场的饱和,产业会向市场潜力较大的地区转移,如目前许多国外企业在我国合资建汽车厂 内部交 易成本 产业有向内部交易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的趋势 资源 调配 资源分布 资源分布不均、有些地方资源丰富、有些地方资源贫乏 消费情况 各地资源消费量不同,经济发达地区资源消费量一般较大,需要调入资源;经济欠发达地区资源消费量一般较小,会通过调出资源来增加经济收益 能源 消费 结构调整 经济 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人们通常会选择效率高、价格低廉的能源 环境 随着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能源 洪涝灾害 自然 地势平坦、排水不畅、降水丰富且相对集中,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人类活动 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围湖造田削弱了湖泊对河流水量的调节作用 泥石流、滑坡 自然 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岩石松散、碎屑物质多,降水集中等 人类活动 植被破坏、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 水土 流失 自然 土质疏松、多暴雨冲刷、地表植被覆盖率较差 人类活动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使地表土壤失去保护;坡地开垦 荒漠化 自然 气候异常、降水少,地表多沙质沉积物,冬春季节多大风 人类活动 人口增加导致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等不合理的农业活动;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措施分析类答题模板 问题 表现 措施 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人口素质较低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 鼓励生育,接纳国外移民 城市化 问题 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 合理布局有污染的企业,建立绿化隔离带;污水达标排放,建设污水处理厂;及时清理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市布局 社会问题:交通拥挤、就业困难、住房紧张、治安环境差 合理布局城市交通,加快城市交通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城市住房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加强治安管理 工业化 与城市 化问题 产业升级困难、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构建大城市群,城市群内各城市合理分工与合作;加强规划与管理,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的能 源问题 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地区分布不均衡,开发难度大;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需求增长快,供求矛盾突出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的循环经济,实现产业升级;提高能源利用率,推广技能技术,实施节能管理;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建设石油储备基地;实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 我国的粮 食问题 人均粮食产量不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自然灾害频发 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实施科学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使用优良种子、采用先进经营管理模式等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传统工业区 改造问题 传统产业衰落、环境污染严重 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调整工业布局,各行业均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区域协调 发展问题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取长补短,区域合作,共同发展 流域开发 问题 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改善环境与发展旅游相结合 环境问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状况,实行合理放牧;大力开展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综合采用工程、生物、技术措施,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 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风沙 盐碱地的治理: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秸秆覆盖;营造防护林;间作套种等。防治风沙的措施:营造防护林;种草治沙。防止旱涝灾害的发生:兴修水利;加强生态建设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体系,调节农、林、牧业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水污染问题 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兴建污水处理厂;农业污染防治;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完善环境法律法规,污水达标排放 3.比较类 比较类试题主要用于考查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类似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析判断、比较鉴别能力。比较类试题的设问方式主要有:比较图中××和××的差异(相同或异同),分析××和××的共同特点(问题)等。 比较类设问一般分为两类: ①名词比较类,把握名词的特征,从名词的含义入手,比较其异同点; ②区域特征比较类,主要从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比较类答题模板 比较对象 比较要素或内容 河流 水文特征 水位、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流速、水能等 水系特征 长度、流向、流域面积、落差、河道曲直情况、支流多少、水系形状等 补给方式 东北地区以春汛为主,内陆地区以夏汛为主,东南沿海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 气候 气温 年均温、气温高低、气温年较差、气温高低的月份分配 降水 季节分配、总量、变率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温和降水的组合状况 资源 资源问题 多少(是否短缺)、开发情况(是否破坏)、发展趋势(是否面临枯竭)、治理措施 人口 人口问题 人口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 城市 城市区位 地形、气候、河流、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地质、历史等 城市化 城市区位、城市化表现、城市化标志、城市化水平、城市化进程快慢、城市化阶段、城市化问题等 区域地 理特征 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气候、土壤、水源、植被、自然资源等 人文地理特征 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商业、环境问题等 农业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 地形、气候、水源、土壤、技术、劳动力、市场、政策、交通、机械化水平、劳动生产率、商品率 工业 德国鲁尔工业区与我国辽中南工业区 区位条件、工业部门结构、存在问题、整治措施 4.评价类 评价是运用一定标准对地理事物的准确性、实效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评估。评价类设问词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等,该类设问在高考中最常见的呈现形式:① 评价大型工程(如水库建设、跨流域调水、能源跨区域调配等)带来的影响,如评价俄罗斯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北亚地区的影响;② 评价区域工农业发展条件、城市区位等,如评价某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依据图中信息对其区位进行客观评价等。 评价类设问一般有两种情况: (1)设问要求直接评价某个地理事物或者现象,包括评价地理事象的影响、区位条件或发展条件等,对于这类设问一般从两方面进行分析:①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辩证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②要从多角度分析利弊。 (2)设问给出限定条件,如“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或“从××方面进行评价”,对于这类设问,要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是评价利还是弊。“从××方面进行评价”限定了条件,只能从所要求的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类答题模板 区位评价类 地理事项 评价要素 评价方向或指标 区域发 展条件 优势 优越的地形、气候、水源、土壤条件;丰富的矿产和能源;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发达的科技和教育;政策支持;环境优美等 劣势 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的不利条件;矿产和能源资源短缺;交通不便;污染严重;劳动力资源短缺、素质低;科技落后;自然灾害的影响等 农业区位 自然条件 气候(热量、降水、光照、昼夜温差)、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 工业区位 自然条件 土地(多少、平坦)、水源、矿产等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农业基础等 理论条件 工业污染企业布局要考虑风向、河流流向及距城市远近等 资源开发 有利条件 资源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等 不利条件 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造成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风蚀沙化、土地塌陷等)和资源枯竭问题 影响评价类 水利工程 有利影响 经济效益:产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提高水质 不利影响 上游地区: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孳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 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河流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径流量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等 城市化 正面影响 有利于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便于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和渗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负面影响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恶化,城市内涝等;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 人口 迁移 有利影响 改善了人口迁入地区劳动力不足的状况;提高了人口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缓解了人口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促进了人口迁入地区和人口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 不利影响 对迁入区:造成交通压力,带来一系列城市化问题; 对迁出区:造成部分人才流失 产业 转移 积极影响 对转出地:原主导产业向外转移,使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 对转入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消极影响 对转出地:就业机会向外转移,减少本地区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增加。 对转入地:接收产业转移的同时,往往也接收了环境污染 三、答题规范——确保答案卷面很靓眼 1.采点答题——判断得分点,确定答题基本思路 每个设问往往包含着若干个得分点,先要明确试题的得分点有几个,是关于哪些方面的,然后确定答题的基本思路。具体如下: 2.规范答题——呈现得分点,严谨条理组织答案 在明确了基本的得分点和答题的基本思路之后,就要思考如何表述问题了。 (1)抓住关键词,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表述 例如,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应从流入地区经济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生活环境好等方面回答,但有考生答成“因为我国农村人口多,生活贫困,农民只好进城打工,靠出卖劳动力来养家糊口”。这种表述虽没脱题,但不准确。因此,答题时要用关键性术语,确保陈述的科学性。 (2)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序号化、段落化,体现条理性和层次性 (3)答题时点要多,但应避免重复采点 如分析某地的工业区位因素,有的考生写“陆地上铁路网稠密,公路四通八达,沿海海运便利,是重要的航空港”。其实这都是从“交通”这一得分点上作答,只能得一个分值。 高考主观题解题的思维过程图示如下: 高考试题只是抽取了地理全部内容的极少一部分,而且随机性强,但不论试题如何变化,命题的着眼点总是一些主干知识,因此在高考备考中要加强对主干知识的梳理和理解。对主干知识的复习应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核心理论,以及区域基本特征等。自然地理:地球与地图、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地壳运动和地域分异规律。人文地理五大区位理论: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此外,地理高考命题必然会关注社会热点、我国国情、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这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2023年高考倒计时4天,赶紧用下面这些知识点总结来“查漏补缺”,高考能多拿一分算分。 #01 自然地理——懂原理、知规律 一、地球运动相关规律 1.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分布规律 (1)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零,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为零外,其他各地都相等,均为每小时15°。 (2)地球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均是在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注意:近日点和远日点不分南北半球,全球统一)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 注:图中节气为北半球节气 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下图所示)。具体规律是: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 (2)正午大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某时离直射点近,该时正午太阳高度就大;某时间段内直射点向该地接近,该时段该地太阳高度就增大,(即近大远小规律)。 (3)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变化规律:有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4.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 二、大气运动规律 1.热力环流规律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3.“副高”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副高”与锋面雨带的关系:锋面雨带始终位于“副高”的西北侧,是从“副高”吹来的暖空气与北方的冷空气相遇形成的;锋面雨带与“副高”同进退。 “副高”强或弱,会导致“雨带”推进速度快或慢,副高势力较强,锋面雨带在南方停留时间短,易引起“北涝南旱”;副高势力较弱,雨带在南方停留的时间较长,易形成“南涝北旱”。 4.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 热带 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 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南 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南美巴西、澳大利亚大陆 北部和南部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 干、湿季明显交替 热带 季风气候 北纬10°~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雨季集中 热带 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地区、阿拉伯 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 以南地区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冬季低温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 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 温带季风 气候 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 日本,朝鲜半岛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 大陆的内陆地区 终年受 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 干旱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西欧 全年受 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湿润 亚寒带 亚寒带 针叶林气候 北纬50°~70° 之间的大陆 亚欧大陆和 北美大陆的北部 全年受 极地气团控制 冬长严寒,夏短 温暖,降水少 寒带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 附近的沿海 亚欧大陆和北美 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 终年寒冷, 降水稀少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 极地附近内陆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终年严寒, 降水稀少 5.成因分析规律 (1)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①纬度。②地形地势。③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湖泊、裸地、寒流、暖流等)。 ④天气状况(阴、晴)。⑤季节。⑥人类活动。 (2)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①纬度:热带小温带大。 ②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水面)的小于裸地。 ③天气状况:阴雨天气多的地区小于阴雨天气少的地区。 ④地势:海拔高的小于海拔低的。 (3)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①大气环流(风带、气压带、季风);②地形(迎风坡、背风坡);③洋流(寒、暖流);④海陆位置;⑤向岸风或离岸风。 (4)影响气候的因素:①纬度位置;②大气环流(风带、气压带、季风);③地形;④洋流;⑤海陆位置(东西岸、内陆等)。 6.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①江淮准静止锋(大气环流) 每年夏初,来自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与大陆上南下的冷空气交锋、对峙,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形成了一种著名的天气系统——江淮准静止锋。它是形成梅雨的重要天气系统。“黄梅时节家家雨”是梅雨天气的真实写照。 ②华南准静止锋(大气环流、地形) 主要活动于南岭山脉或南海地区。一年四季都可见到,但多出现于冬春两季,秋季出现最少。冬季降水不强,春夏季可发生暴雨,持续数天,甚至10天以上。华南准静止锋的位置,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 冬半年,锋面北侧冷高压势力强大,锋区位置偏南;夏半年,锋面南侧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使锋区位置偏北。 ③天山准静止锋(地形) 不太强的冷锋进入准噶尔盆地后,被天山阻挡,使冷锋停滞不前,常形成地形锋性质的天山准静止锋,造成阴雾或微雪天气。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冬、春降水较多就与天山准静止锋活动有关 ④昆明准静止锋(地形) 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冬半年,锋面呈西北—东南走向,南下冷空气在向西南移动过程中,受云贵高原阻挡而停滞与西南暖湿气候相遇,形成准静止锋。贵阳:降水多于昆明,气温低于昆明。 贵阳与昆明冬季气候不同成因:贵阳位于锋面的冷空气一侧,气温较低,多阴雨天气。昆明位于锋面的暖空气一侧,天气晴朗且冬季气温较高。 (2)气旋系统 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 三、水体运动规律 1.水循环规律 2.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 3.海水的性质 (1)海水的温度 1)分布 ①垂直分布: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通常情况下,表层水温最高。1000米以内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而1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②水平分布:全球海洋表层的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海洋表层的水温大致相同。 ③季节分布: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2)影响因素 ①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海水温度递减;夏季海水温度高于冬季海水温度。 ②海水深度: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③洋流性质:同纬度地区,暖流经过海水温度高,寒流经过海水温度低。 3)影响 ①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a.海洋表层生物聚集,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少。 b.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 c.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还会导致有些海洋生物发生季节性游动。 ②影响海洋运输: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的时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③调节大气温度: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上空的气温变化慢,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 (2)海水的盐度 1)分布规律: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以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副热带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盐度最高;赤道海域虽然温度最高,蒸发强烈,但降水丰沛,因此盐度并不是最高;从副热带海域向极地海域,海水温度渐低,盐度也渐低。 2)影响因素 ①海水温度: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 ②降水量与蒸发量: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低;蒸发量>降水量,盐度较高。 ③入海径流:近海受河川径流的影响,河流入海口处盐度低。 ④洋流:同纬度地带,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 ⑤融(结)冰:高纬度海区结冰时期盐度升高,融冰时期盐度降低。 (3) 海水的密度 1)影响因素: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2)分布规律 ①从水平分布看,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②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因纬度而异。通常情况下,在中低纬度海区,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均匀,往下(一般至1000米深)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再往下则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很小;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 4.洋流 1)分类 ①按性质分为暖流和寒流。 a.暖流: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由较低纬度海区流向较高纬度海区,由南向北流(北半球),由北向南流(南半球)的洋流 b.寒流: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由较高纬度海区流向较低纬度海区,由北向南流(北半球),由南向北流(南半球)的洋流 ②按成因分类,可将洋流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a.风海流:主要受盛行风影响,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流动而形成,如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大西洋暖流 b.密度流:海水温度、盐度差异引起海水密度差异,从而导致海水的流动,如直布罗陀海峡洋流 c.补偿流:风力和密度差异产生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平面下降,相邻海区的海水流过来补充,如南美洲西岸秘鲁上升流 2)海洋表层洋流(风海流)分布规律 5.海——气相互作用 知识点1: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水分交换 (1)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 (2)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后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 热量交换 (1)海洋吸收了太阳辐射后,再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驱使大气运动。 (2)大气主要通过风向海洋传递动能,驱使表层海水运动。 影响 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知识点2: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 (1)含义: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2)影响 ①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 ②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温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 ③还与更广大范围的气候异常现象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拉尼娜现象 (1)含义: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 (2)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温度差异增大,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 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 东南信风 弱,甚至转为西风 强 南赤道暖流 弱 强 赤道逆流 强 弱 秘鲁寒流 西偏,被暖流取代 强 太平洋水温 东岸 升高 降低 西岸 降低 升高 太平洋两岸气候 东岸 降水增加 降水减少 西岸 降水减少 降水增加 对全球的影响 导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并对全球大范围内的气候产生很大影响 关联性 拉尼娜现象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6.全球的热量平衡 海—气之间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不断进行着不同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输送,维持全球的热量平衡,如下图所示: 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海—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 四、地质规律 常见的地貌 (1)风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洼地、戈壁以及雅丹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 (2)风力堆积地貌:沙丘和黄土地貌; (3)流水侵蚀地貌:V型河谷、河曲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4)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沙洲岛等; (5)喀斯特地貌 (6)海岸地貌与海岸线的变迁 (7)背斜与向斜 五、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2.世界气候类型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 3.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1)纬度:山体所在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 (2)海拔:山体海拔越高越复杂,海拔越低越简单。 (3)相对高度:山体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4.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高度的因素 (1)纬度:山体所在纬度低则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纬度高则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低。 (2)坡向:同一山体相同自然带阳坡高,阴坡低。 5.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及雪线高低的判读 6.植被 (1)植被的形成: 裸地→少数种类植物生长→(改造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多数种类的植物生长→稳定的植被。 (2)植被与环境 (3) 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4)雪线与林线 7.土壤 (1)土壤的构成 (2)土壤的分类 (3)森林土壤的剖面构造及土层特点: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中,森林土壤剖面构造最为复杂。 (4)耕作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特点:自然土壤经过人为耕作形成。 (5)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人类活动。 (6)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7)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土壤的改良措施主要有六种: ①轮作换茬。 ②土壤消毒: 药剂、日光法(夏季撤棚深翻,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菌) 高温(高温季节灌水闷棚) 冷冻(冬季撤棚深翻,冻死病虫卵) ③改良土壤质地:增施有机肥、深翻、下层与上层混合、换土、无土栽培。 ④以水排盐: 闲茬时浇大水,表土积聚的盐分下淋,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 夏季换茬空隙,撤膜淋雨。 ⑤科学施肥。 ⑥种植作物:种植绿肥作物、耐盐碱作物。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消极影响 不合理人类活动会造成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消极影响。 (8) 盐碱地的治理 1)盐碱地成因: 自然因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位上升、盐分上移;加上降水少、蒸发强,含盐量增加易导致盐碱化 人为因素: ①灌溉不当。大水漫灌,或低洼地区只灌不排,致使地下水位上升而积盐。 ②沿海地区过渡抽取地下水,引起海水入侵地下水,使地下水盐度升高 2)盐碱地危害 ①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②不利于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 原因:土壤板结致使作物根部缺氧,导致根系活力下降;坚硬的土壤也阻碍根系生长。 3)盐碱地治理 ①引淡淋盐 ②井排井灌(排水排盐):通过竖井抽取咸水,补充淡水。 ②农田覆盖,抑制蒸发返盐 ③适时耙地,抑制蒸发返盐:耙地可疏松土壤,截断土壤毛细管水向地表输送盐分,抑制蒸发返盐。 ④科学灌溉(禁止大水漫灌),有灌有排:采用喷灌、滴灌合理灌溉,防止地下水位上升。 ⑤深耕深翻(深耕翻土):可把表层土壤中盐分翻扣到下层,把下层含盐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使表层土壤脱盐;而且翻耕能疏松土壤,截断土壤毛细管水向地表输送盐分,抑制蒸发返盐。 六、自然灾害 1.洪涝灾害 【探究】长江中下游容易发生洪涝的原因? (1)自然原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多降水;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水系:支流众多,河道弯曲;地形: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2)人为原因:上游:植被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中下游:围湖造田,调蓄功能下降。 2.干旱灾害 【探究】华北地区旱灾严重的原因: (1)自然: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的季节变率大 (2)人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探究】华北春旱严重的原因: (1)春季雨季未到,降水少 (2)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旺盛 (3)春季正值春小麦生长关键时期,需水量大 【探究】为什么江淮地区出现(伏旱 7-8月)的原因 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少,气温高。 3.台风灾害 4.寒潮灾害 5.地震灾害 6.滑坡、泥石流 七、“3S”技术 遥感技术(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全球定位系统(GPS) 概念 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对地物进行感知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别称 人的视力的延伸 地图的延伸 — 技术装备 遥感平台、传感器、遥感信息的传输与处理 计算机软、硬件 GPS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用6户设备) 技术环节(工作流程) 电磁波→收集→传输→处理分析→成果 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 特征 范围大、速度快、周期短、限制小、应用广 采集、管理、分析、输出地理空间信息;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动态预测;计算机系统支持 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作用 较短时间内获得全面资料,以便及时安排防灾、救灾 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应用领域 资源调查(陆地水、土地、林草),专项调查(地质、考古、测绘)和规划管理(城市、工业区)及环境监测 野外科学考察、车辆管理等 资源清查、城乡规划、灾害监测、环境管理、宏观决策等 #02 人文地理——评区位、析问题 一、农业区位因素 (1)我国江南丘陵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 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③酸性土壤(红壤)。 (2)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3)尼罗河三角洲、我国新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热量充足,降水稀少,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4)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④地广人稀,地价低。 (5)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①自然条件: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 ②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饲料供应充足。 (6)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7)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的原因 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 ②境内有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8)城市郊区农业: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区位分析 ①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二、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位置、土地、水源、能源、矿产、环境。 (2)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农业基础。 (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 (4)环境因素:盛行风下风向、河流下游、远离居住区和农田等(用于微观布局)。 例: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的原因:①本土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原料需大量进口;②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要大量出口;③沿海为平原,利于建厂;④岛国,多优良港口,利于原料与产品的进出口;工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 2.城市工业布局 (1)主导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2)水源:产生污水工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水源。 (3)距离城市的远近: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远离城区。 (4)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 (5)设置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 (6)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 (7)交通:沿交通线分布。 (8)环境: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 (9)资源:城市外围尽可能靠近资源分布区(例如:钢铁靠近铁矿、发电厂靠近煤炭基地)。 (10)工业联系:有投入—产出联系的企业多集中布局,而随着现代交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汽车、飞机制造等零部件生产企业与总装厂之间往往远距离地分散布局等。 3.城市工业区区位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1)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原因: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工业企业污染环境的问题突出。 (2)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原因:工业生产活动的大量运输需求。 三、城市区位因素 四、交通区位因素 1.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 (1)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 (2)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就会。 2.社会因素 (1)加强地区间文化经济发展。 (2)加强民族团结。 (3)维持社会稳定与繁荣。 (4)巩固国防,维护国家统一。 3.技术因素 先进的技术是交通运输建设的重要保证。 4.自然因素 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等因素会影响交通线路的建设。 五、服务业区位因素 与农业、工业从事生产活动的性质不同,服务业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我们可以把服务业分为商业性服务业和非商业性服务业。商业性服务业,如零售、餐饮、住宿、金融、娱乐等,主要以营利为目的;非商业性服务业,如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工作等服务业,不以营利为目的。 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小,大部分服务业主要受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政策法规、集聚、历史文化等人文因素的影响。 1.零售、批发、餐饮、住宿等都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各种服务,这些服务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必须考虑市场因素。在市场因素中,人口规模尤为重要。例如,在城市中,小型的便利店、理发店、洗衣店等,营利所需的顾客数量较少,一般分散在居住区,主要服务附近的居民;大型、高档的百货商店、购物中心,人们光顾的频次少,营利所需的顾客数量较多,需要选择在服务范围较广的城区中心。此外,人口平均消费水平、居民消费偏好等也是商业性服务业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市场因素。 2.商业性服务业进行区位选择时也要考虑交通因素。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客流量大,可以扩大消费市场,同时也便于商品运输。例如,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一些城市中的大型商场多分布在市区十字路口或是主要干道旁边。 3.商业性服务业进行区位选择时还要考虑劳动力因素。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对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素质要求不一样。例如,零售、餐饮、住宿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考虑劳动力成本。 4.集聚也是影响商业性服务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通过集聚,一方面不同商家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便捷地获取信息和技术,彼此带动,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提高经济效益。现在,许多城市都有美食街、服装城、电器城等,还有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大型购物商场。诸如便利店、理发店等小型商业网点,虽然分散在城市中,但是在具体街区也具有集聚特点。 5.除了上述因素外,历史文化、政策法规等因素也会影响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例如,为了缓解目前城市中各居住小区停车困难的现象,政府规定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配套相应规模的停车场。 非商业性的公共服务业着眼社会福利分配公平,以均衡化为区位选择原则,主要考虑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分布。例如,公立学校、医院的布局主要是根据人口分布来确定的。 #0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一、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1.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 类型 功能 关系 供给服务 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空间与物质需求 各种服务功能是同时存在的。其中,支撑服务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并通过这些服务间接为人类提供服务 调节服务 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 文化服务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 支撑服务 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 2.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1)人类获取各种服务,需要控制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极限,特别是不能超出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的极限。 (2)人类需要对自然环境提供的不同服务,进行综合权衡,在不损害自然环境以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1.自然资源的分类 2.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 特征 表现 自然资源影响人类活动 举例 数量 自然资源总量有限性和稀缺性、自然资源种类与结构、人均资源占有量等 自然资源出现稀缺时,价格会上涨,引起人类社会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矿产资源的数量影响着开采利用规模、生产年限和资金投入,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资源密集型企业因自然资源价格上涨,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促进其技术革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型城市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发展,又因资源濒临枯竭而衰败 质量 自然资源在指标、成本、用途等方面满足人类需求的优劣程度,或从中获取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少 自然资源的质量影响开发利用的经济和环境成本,以及用途 矿产品位高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和环境成本相对较低;不同质量的煤炭资源,具有不同的用途 空间 分布 分布规律;空间差异;空间集中;空间组合;空间流动 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但有规律可循,为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可能;空间差异造成各地社会经济区域差异(空间集中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优势;空间组合好的地区优先发展);资源的空间流动,促进了区域间的联系和全球化进程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导致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人口、城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我国在西部地区建设能源基地;我国东部水热条件优越,成为经济发达地区;修建大型蓄水工程和跨流域调水工程,是缓解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 三、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1.成因分析 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环境问题多数是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也不应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1)自然原因:从地理位置和自然要素(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分析。 (2)人为原因:目前多数环境问题是由经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旅游业等经济活动)、社会(人口数量、环保意识、城乡建设)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引起的,因而,环境问题一般情况下指的是次生环境问题。 以酸雨为例,分析如下:(1)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等自然活动释放出的酸性气体。(2)人为污染源:①生活污染源: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燃烧化石燃料,排放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②生产污染源:工业生产过程中和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③移动污染源: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含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3)降水量较大。 2.危害 能准确全面分析环境问题对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产生的影响,还要能够分析主要危害与次要危害;危害还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四、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五、中国的能源安全 1.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1)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增长快。 (2)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3)油气资源相对短缺。 (4)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 2.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特点 (1)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增长,但增速降低。 (2)煤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最主要的能源,但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不断降低,消费总量也将在率先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 (3)核能、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等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显著提高。 (4)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但受我国油气资源储量和生产能力限制,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国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高度依赖的状况可能难以得到根本改善。 3.保障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的措施 (1)充分发掘常规能源的资源潜力,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技术、提倡节约消费等途径,提高能源利用率。 (2)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水、风、光、生物质、地热、海洋能、垃圾能源化利用等)、核能和天然气等。 (3)开辟多源、稳定的国际能源供应市场,确保能源运输通道畅通;加强国家战略能源储备,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 六、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1.我国耕地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原因 表现 自然 原因 时空分布不均 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 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造成耕地减少 人为 原因 人口数量增大 人均耕地减少 土壤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工业“三废”造成土壤污染,使我国耕地的质量和数量呈下降趋势 土地退化 人类不合理利用导致的水土流失、荒漠化、次生盐碱化、沼泽化等问题 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 城市、能源、交通、水利、工矿建设用地等均不断增加 生态退耕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措施的实施 浪费现象严重 闲置抛荒、占而不用 农业结构调整 生产条件较差的耕地转变为草场,发展畜牧业;山地丘陵区耕地转变为林果用地;地势低洼区耕地转变为鱼塘 2.中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总体目标 (1)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 (2)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3)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 (4)立足国内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3.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 项目 具体措施 保障粮食数量安全 必须坚持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农田总量不减少,同时因地制宜、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 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①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禁止向耕地任意排放各种污染物;②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减少农药、化肥在耕地中的残留;③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变耕作制度、换土、深翻等手段,维持土壤肥力 七、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1.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类型 分布 开发利用意义 交通空间 海港码头、运输船舶、海上航道等 ①海洋空间资源利用形式多样,拓宽了人类的生活空间; ②随着人类向海洋挺进,利用空间更为广阔 生产空间 海上电站、人工岛、填海造陆、海洋牧场等 通讯空间 海底电缆等 储藏空间 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洋倾废场等 娱乐空间 海洋公园、海滨浴场、海上运动区等 3.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1)缓解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张:通过围海造地、填海造陆、建造人工岛屿或海上城市,可以拓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空间。 (2)缓解陆地上自然资源紧缺:开发与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石油天然气及其他矿产资源等,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意义重大。 (3)减少易燃、有毒、有放射性的资源对陆上环境的潜在威胁:海底水温低且变化平缓、压力稳定,可以储存石油、矿石、化工原料、核燃料等。 4.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海洋空间 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海域上空 海空是国际航空飞行的重要空间,影响着一国的空域管理,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海面 及水体 海上 通道 是大量物流经船舶运输通过的海域,是连接世界主要经济资源中心的通道,也是国际交流和商业贸易的纽带,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海岛 具有海陆兼备的特点,在国防安全上具有重要意义 海底空间 海底 隧道 不仅能够提高跨海交通速度,还能避免海面恶劣天气的不利影响 海底 光缆 以大容量、抗干扰的优势,在国际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底 矿产 深海采矿及其规则制定已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海岸带 人类开发利用强度较大,海岸带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八、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环境问题 危害(后果) 全球气候变暖 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被淹没;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可能导致自然灾害增加 臭氧层破坏 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危害人体健康;导致气候异常,影响生态平衡 淡水短缺 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粮食产量,对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引发国际冲突 森林锐减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脆弱、土地沙化、河道淤积、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失衡 土地荒漠化 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沙化或退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减少 水土流失 使山区成为荒漠,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淤积湖泊、水库、河床,加剧洪涝灾害 生物多样性锐减 致使许多珍稀的生物种群已经或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 酸雨蔓延 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 水体污染 污染水源,引发一些疾病;污染海洋和生物的生存环境;赤潮等生态灾害频繁发生 垃圾污染 占用土地、污染大气、传播疾病、污染水源和土壤、威胁人类健康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影响因素 对环境的影响 原因 工业生产 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 向自然环境索取的资源日益增多; 排放到环境中的“三废”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产生众多化学物质 产生固体废弃物 人口的 高速增长 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受到干扰和破坏 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不断扩大 环境污染加剧 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多 科学技术 的进步 军事武器的破坏力大幅度提高 火药的发明和核能的开发 许多动物濒临灭绝 猎捕工具的改进 威胁人类健康 产生电子产品垃圾 九、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1.水污染及其防治 类型 生物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 污染源 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 危害 危害人体健康:可引起人体中毒、致癌等 危害农作物生长:使农作物物种发生变异,甚至大面积死亡 危害水生生物生长:使水生生态系统变得简单、脆弱,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防治 预防:通过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减少到最小量,工业污染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 治理:通过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等,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管理: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以管促治 2.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主要类型 成因 危害 酸雨 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 河湖水酸化,鱼类死亡;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森林;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光化学 烟雾 排入大气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 烟雾积聚不散,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温室效应 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了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和自然灾害加剧等 可吸入 颗粒物 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加剧;工业烟尘;建筑尘土 人体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 3.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其主要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常见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 方法 优势 分类收集,密封运输 有利于废品回收与资源利用,可大幅度减少垃圾处理量 破碎、压缩、焚烧 体积缩小,消除某些有害物质 卫生填埋 占地面积小,土地利用率高;土地可重新利用;不会对水体和大气造成污染 资源化 可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促进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 ②常见资源化模式 ③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主要措施 解决城市垃圾问题,必须从源头入手,实行全过程控制。 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城市垃圾总量。 ②建设垃圾发电厂,变废为宝。 ③商品包装要尽量使用可降解或可回收利用的材料。 4.污染物跨境转移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类型 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大气跨境污染 不仅对污染源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造成影响,还可能对周围城市,甚至是周围国家和地区造成大气污染,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 水体跨境污染 河流上游发生污染事件,中下游的河水将受到波及,靠近河流的水井也会受到污染,破坏河流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会危及沿岸生活的人们。发生在海洋上的污染,随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影响的范围可能更大 固体废弃物跨境污染 处理固体废弃物会因焚烧造成大气污染,因清洗造成河流污染和土壤污染等,进而对周围的人们和其他生物造成危害,威胁环境安全 十、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1.生态修复的方法 (1)退化坡面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①退化耕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少施化肥,增施农家肥料;种植绿肥植物,增加固氮作物品种;轮作、套作,间种、混种;减少化学防治,增加生物防治;种植等高植物篱等。 ②退化林地、草地、荒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在封禁的基础上,补种乡土树种、草种。封禁时间的长短因生态系统类型、受损程度、气候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乔木林、灌木林、草地生态系统可分别为8年以上、5~8年、3~5年。 (2)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在土壤侵蚀地区,导致河流退化的驱动力主要有修路、开矿、樵采、河岸放牧、化肥与农药的面源污染、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过度捕鱼等,对由于这些驱动力所导致的退化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最重要的是要减轻或解除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让河流休养生息。 (3)内陆河流域退化绿洲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施生态应急补水工程,至少要满足天然绿洲生态系统最小生态需水量;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适当减少人工绿洲面积,使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面积比例调整到1∶1左右。 (4)退化矿山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该生态系统的土壤、植物等组分完全受损,缺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对这种严重退化的生态进行生态修复,可采取的方法有:覆盖土壤,对土壤进行物理处理,添加营养物质,去除有害物质,种植适应性强的先锋树种或草种、间种乡土树种或草种。 2.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类别 保护对象 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类 主要保护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 ①森林生态系统类型、②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③荒漠生态系统类型、④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⑤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 野生生物类 以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保护对象 ⑥野生动物类型、⑦野生植物类型 自然遗迹类 主要保护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 ⑧地质遗迹类型、⑨古生物遗迹类型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以保护为主,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将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生产和旅游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主要意义体现如下: 保护自然本底 自然保护区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类型生态系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天然的“本底”,是今后在利用、改造自然时应遵循的途径,也为评价人类活动的后果提供了准则 贮备物种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贮备地,也是拯救濒危物种的庇护所,并为物种的生存和自然进化提供场所 保护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不仅保护了所在生境物种个体、种群和群落,保证了物种正常发育与进化,还保护了物种在原生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提供生态服务 自然保护区内的多种生态系统可持续为人类提供生态服务,如给人类提供食物、医药及工农业生产的原料等 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 许多自然保护区内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森林能减缓地表径流及雨水下渗速度;森林土壤疏松,林内枯枝落叶又能保水;森林还能吸收有毒气体、杀菌和阻滞粉尘,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科学研究理想的天然实验室 自然保护区为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为种群和物种的演变与发展以及环境的监测和定位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 研学游基地 自然保护区是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宣传教育场所和生态旅游目的地 美学价值 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优美的自然景观,可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人类健康、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十一、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1.碳循环 2.温室效应原理 3.碳排放的影响 4.碳减排的对策 十二、 国家战略与政策 具体体现 资源领域 有效管控战略资源的开发 根据本国的资源储量和消费需求,结合国际市场,国家制定战略资源开发的战略,并通过具体的规划进一步细化该战略。如我国的能源战略和规划体系 加强战略资源储备 制定战略资源储备政策,需要根据本国战略资源的特点,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因素,明确储备资源的种类及其储备规模。如资源勘探开发能力、海外储量、进口依存度、国际政治环境等 完善资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 资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对资源安全影响巨大。在资源进口运输通道单一且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一旦遭遇封锁、禁运,国家资源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冲击。世界主要能源进口国为保障石油运输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运输通道多元化、紧急状态下的军事保障等 环境领域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所圈定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保护的区域(如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在生态红线内的区域,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工程建设 强化环境风险的预警和防控 根据风险预警的结果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升应急响应水平和风险规避水平。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环境风险预警和防控体系。如我国已建立大气、水等环境污染监测网络,对常规污染指标进行监测预警 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机制,建立系统、严格和规范的环境应急管理制度,是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基础。应急管理制度一般规定了规范的流程和相应的责任主体,以实现科学、有序、高效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十三、国际合作 原则 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等原则 必要性 ①资源、环境问题的全球性;②资源、环境问题的跨国、跨地区影响;③保障本国安全不以牺牲他国安全为代价 途 径 签署公约及履约 公约对于维护国际社会秩序、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安定团结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签署多边、双边合作协议 主权国家就彼此间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关系,确定各方应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 人员交流和能力建设 发展中国家缺乏应对的能力,不利于国际谈判协议的顺利达成,更将延缓人类采取有效行动的步伐。 通过人员交流、技术援助、资金援助等,发展中国家可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促进技术水平提升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 技术援助和科技合作 资金援助 影响因素 国际社会的关注度、问题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成本和收益比、项目效果的时间跨度和成效显著程度 2.中国参与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主要方式 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