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新增上万家,中国口腔诊所为什么能遍地开花?

一年新增上万家,中国口腔诊所为什么能遍地开花?

疫情影响中国民营口腔产业市场也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所谓吹尽黄沙始到金,在这三年疫情中能活下来还活得很好的民营口腔机构,可以说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无论是市场数据还是整体感知,都可以说中国民营口腔机构整体都呈现小、散、乱的状态,大量个体口腔诊所成为机构主流,经过疫情这三年,关店、卖店彻底退出市场的不少,但头部口腔连锁机构,也在积极收并购口腔机构,只待后疫情时代蓄势待发。 从产业结构来看,疫情这三年种植牙和口腔正畸专科发展速度受到抑制,儿童口腔和口腔修复等专科市场增速在加快,后疫情时代,发力儿牙和口腔全科是各大机构的新发展趋势。 由于口腔医疗服务的“手艺”性质,更适合口腔医师个体操作,无需像外科手术需要多人员多学科的配合,也不需巨额资金购置成套的昂贵设备、器械和仪器,配置牙椅和CT口扫即可开业,一家小型口腔诊所一般需要几十万~几百万之间。 部分项目技术壁垒高,存在学习曲线。隐形正畸技术对医生要求较高,医生需要根据自身经验,对患者牙齿移动的 步骤、距离进行预判,再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治疗方案。据调研,一名没有接触过正畸治疗的医生,需要进行3-6个 月的培训及观摩才可以初步掌握隐形正畸技术,培养隐形正畸医生具有时间成本。 近年口腔医生数量增速快且可持续,弥补医生缺口推动行业发展。据统计,我国2021年十万人均拥有牙医数为22位,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口腔医生供给存在缺口。目前,教育部注册的开设口腔专业的院校(系)有213所, 2020年口腔医学专科学校增加13所。2021年,教育部同意增设高职专业点287个,未来我国口腔医生供给有望保持 较快增长,医生供给增长带动口腔行业发展。 从产业扩张来看,口腔连锁机构的全国性扩张还是没能做出一条有说服力的道路。通策、瑞尔、泰康拜博、牙博士......这些行业著名的口腔连锁集团,依旧只能在某一个地域内占据市场主流地位,跨区扩张新开门店往往经营效果一般,或者就是只能小而美,而无法在新城市从0开始形成多家门店连锁化。 从市场区域分布情况而言,口腔医疗机构的重点市场主要在一二线城市, 北上广深重渝等地口腔诊所数量众多,中西部地区口腔诊所相对较少。 在未来几年,随着国家对区域医疗中心和县域医疗强化统筹布局,口腔医疗资本化布局、医生创业者增加,口 腔医疗机构和市场产业也将在 中西部地区渗透增长。 在消费医疗领域,口腔是最大的板块,一直受到资本市场关注。不过,投资的重心是有所变化的,起初是投资民营口腔诊所,支持连锁化扩张,而后重心逐渐转移到了口腔疾病诊断和治疗有关的设备和耗材,包括影像设备、种植体、隐形正畸矫治器、美学修复耗材等等。 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倾向选择较为权威或医疗资质较好的口腔医疗机构,超过七成消费者会选择口腔专科医院,超过四成消费者会选择综合医院口腔科或连锁口腔机构。选择口腔医疗机构时,消费者考虑较多的因素有医生资质(68.2%)、医疗环境以及设备(59.6%)、服务态度(54.2%)和价格(50.5%)。 目前,81.6%的消费者会在网上选购口腔类产品或服务,这也是很多诊所选择进驻线上平台的原因,常用低价洁牙去吸引新客到店消费。而消费者线上消费考虑的最主要因素为口碑评分,占74.5%,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很多诊所进行低价洁牙引流了,却不重视,没做好相应服务,在平台收到很多差评,变成适得其反,影响诊所口碑。因此,诊所要重视线上平台的维护和注重口碑建设。 随着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数量和服务量将持续增长,未来将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成为口腔行业的主力军。优秀民营口腔机构也通过教育培训的形式,提升在行业内的知名度、认可度并培养未来规模扩张过程中需要招募的人才。 考虑到我国近14亿人口的口腔治疗需求,国内口腔医疗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仍然偏小,因为口腔医疗兼容了健康与美丽的概念,具有很好的市场概念和运作空间,无论从人口的数量、口腔疾病的普遍性,还是从压抑的市场需求状况,我国口腔医疗行业发展前景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