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好了,青少年体质为什么反而下降了?身体活动不足也是一种病!

营养好了,青少年体质为什么反而下降了?身体活动不足也是一种病!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党委书记汪晓赞走进泰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文化泰州系列讲坛·第156期百姓大学堂,分享她20年来研究儿童、青少年的研究成果,向市民宣传健康促进理念,宣传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重要性。 汪晓赞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党委书记,先后担任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协会主席、亚洲锻炼与运动科学学会执委、国际金砖五国锻炼与体育科学委员会执委、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各种学术职务32种,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和上海市曙光人才计划。 身体活动不足成为现代流行病 通过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的数据,成年人与健康直接相关的三个指标:平衡性,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呈现非常明显的下降趋势。 反思一下,你可能一天之内用不着挥动一次手臂,一周之内没有将身体腾空一下,一个月之内没有将心率达到每分钟一百次以上,一年之内没有搬运20公斤重物。缺乏运动会带来什么? 数据表明每五个成人就会有一个患高血压的。我们国家目前大概有2.7亿高血压的患者,大概有70%的中风死亡、大概50%的心肌梗死患病率与高血压密切相关。WHO的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呈爆炸式的增长,患病率从1979年的0.67%到2018年的10.9%。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缺乏运动非常容易带来“三高”。大量的疾病是现代文明病,产生原因60%来自生活方式,15%是来自遗传因素,10%是社会因素。已经进入慢性病的低龄化,甚至已经进入中小学。 全世界大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目前中小学生的这一代将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代子代寿命要比父代寿命要短,平均会短五年左右。人类进化到现在一直都是子代的寿命高于父代的寿命,而我们现在的生活从营养等各方面的条件都远远高于父辈。为什么会这样?最大的原因归结于身体活动水平的急剧下降。 全世界范围内正在上演一场“慢下来的比赛”——看哪个国家身体活动水平下降得最快,中国名列榜首。数据触目惊心,过去十年里面中国人的身体活动水平下降了45%。 身体活动不足,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一种现代流行病。它是一种慢性的非传染性疾病,导致人们的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和慢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对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影响非常明显,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 运动是保养身体的必须手段 “运动是良药(exercise is medicine)”,这是在全世界非常有名的一个健康促进行动计划,告诉大家运动是良药,运动是良医。我们国家最近也大力推进“体医结合”,运动康复、运动治疗、运动预防已经进入越来越多的医院。 运动是营养。各种蛋白质,脂肪,就是碳水化合物等等,是来提供身体对营养的需求。营养是输入能量的过程,而运动是消耗能量的过程。大量的营养输入,不及时运用,集聚在身体里,也会出毛病。过去人们生病更多的是营养不良,现代人是营养过剩,光靠新陈代谢是不够的,通过运动,消耗能量,让你获得更为充沛的体力、更为健康的身体。所以各种运动,有氧运动、抗阻力运动、柔韧性运动等等,都是提供人体对运动的基本需求。 国际医学界有一些研究共识,身体活动是保养身体的一个必须手段。运动对健康的作用,是目前药物无法替代的。运动很重要的作用是防病。老年病并不是因为年龄大才产生的,实际上是在成年期,就已经出现了致病的因素。体育可以守护健康。 科学锻炼有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科学锻炼。世界各国对运动体育锻炼的一些建议的标准,集中在几个方面:1、坚持每次锻炼60分钟左右效果最好,一般来说是30到60分钟,时间太短起不到好的效果;2、每次运动在中等到大强度的运动量,效果最好。最好能做到每天锻炼;3.强调有氧运动。在我国老年人跳广场舞,这在国际上也受到认可;4、每周至少进行三次强健骨骼和肌肉力量的高强度的身体活动。加强力量练习,是对关节韧带肌腱骨骼的保护。 ●第二个原则:要避免连续60分钟及以上的静坐。长时间坐了以后,站起来靠着墙壁,脚踝离墙壁相差六英寸左右,臀部、背部、头部紧靠墙壁,这样站一站,对身体有好处。 ●第三个原则:“三全面”原则。身体运动部位要全面,不能只是局部性的运动,最好是上、中、下、前、后、左、右都要练到。运动的要素、种类要全面:有心肺耐力的、抗阻力的、柔韧性的、平衡性、协调性、灵敏性的等等,除了心肺功能运动需要较长的时间,其他运动消耗时间都不需要太长时间;强度要全面:最好是大强度、中等强度、小强度都有,锻炼效果会更好。 “微运动”使得学习效果更好 大家对体育的认识有个盲区,认为体育就是身体活动,其实体育有一个很完整的学科体系,孩子身体的发展有自身体系,而且不可逆。10岁以前的孩子,以发展基本动作技能为主,10岁以后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动作技能,再去发展运动项目的技术。 基本动作技能包含三大类:移动式技能、非移动式技能和操控式技能。移动式技能走跑跳攀爬越;协调、转身、弯曲都是非移动技能;操控式技能:怎么抓、怎么扔、怎么抛、怎么控制物体。10岁之前主要发展这三大技能。然后再进入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武术、体操,这就是动作学习发展的规律。基本的动作技能,起始阶段是2到3岁,初始阶段4到5岁,成熟阶段6到7岁。 我们现在办公室、学校推行“文化课中的微运动”,在家庭推行“家庭作业中的微运动”,很多实验学校都在做“微运动”,效果也非常不错。作用并不仅仅在于运动本身,还给大家一个理念:尽可能多地给孩子们动的机会,减少久坐行为。我们把“微运动”引到了文化课上,尤其是小学生,在全国几百所实验学校,在小学阶段用得特别好。 小学生一次性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超过25分钟,但一堂课是40分钟,后面15分钟他都集中不了注意力,效率很低。我们开发了很多段“三分钟的运动”,放到网上供老师们使用,建议上课上到一半,让孩子们跟着跳,跳三分钟再坐下来学习。 实验数据表明:同一个老师上同种内容,两个不同的班级,开展“微运动”的实验班效果更好。刚刚运动好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程度要远远好于一直坐着不动的孩子。现在我们的很多学校在推广“微运动”。对于初中、高中的学生,应用到家庭作业中,要求家长监督孩子,写作业到40分钟左右,把孩子叫起来,让他哪怕原地动一动或者出去走走再回来做作业。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运动老师 一项社区调研结果发现:近八成的父母对社区体育活动的参与态度不积极。大部分家长不了解,也不关心孩子的体质健康水平与身体活动水平。 数据表明,如果父母双方都不活跃,孩子活跃的机会将会减少5.8倍,所以父母的运动行为对孩子影响非常大。反过来,我们又有数据表明,父母活动水平增加的话,孩子各个方面都会改善,有活跃的父母就有活跃的孩子。 从2013年开始,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健康学院,每周日下午会带着大学生到周边的小学做义务亲子活动。名额有限,爸爸能够来的优先。为什么?我们有研究数据表明,父亲的运动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我们希望更多的爸爸们来参加,但是基本上都是妈妈们来。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运动老师,希望家长们都能与孩子一起运动,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 国外专门做了一个研究,五年级、七年级、九年级的孩子,横坐标是他的体能水平,纵坐标是文化课成绩。统计结果显示,体能水平越好的孩子文化成绩越好。所以不要吝啬孩子运动的时间,身体活动水平增加,体能水平提高的话,他的各方面也会得到良性发展。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几十年来大家都是这样说。从“生命在于运动”,到“生命在于科学的运动”转变;从“崇尚人均寿命的增长”到“崇尚健康生活”转变,不要单纯地只看寿命,而是看高质量的健康生活,希望大家能够充分享受运动,实现每个人的人生潜能。 来源:泰州晚报微信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