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潞州移民时间山西话·地名背后山西史 | 潞城:潞子国,狄人的国

明朝潞州移民时间山西话·地名背后山西史 | 潞城:潞子国,狄人的国

三晋城邑,名源何处?连缀历史,窥见华夏。《山西话》“地名背后山西史”系列节目,本期讲述“潞城”地名的由来。 潞城:潞子国,狄人的国 晋景公六年(前594年),苟林父灭潞子国。其地后被称为“潞城”。 商周时期,山西境内有大大小小许多诸侯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中逐渐消亡,然后以地名或民俗的方式存在着,并在之后漫长的历史中显示着微弱的存在感。 潞城,前身是汉时潞县和北魏时的刈陵县。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刈陵县为潞城县,为潞州下辖县。 无论是潞州还是潞城,或者更早的潞县,其得名都是因为春秋时期的潞子国。五代时,朱温为避其父朱诚讳,将潞城县改为潞子县,就是以此为依据。 对于山西境内的诸侯国,我们所熟知的是周灭商后,大分宗室、功臣所建立的晋、虞、虢、魏、荀、贾、霍、耿、杨等,我们可以笼统地称为“周系诸侯国”,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周系诸侯国,它们虽在周天子统治之下,却拥有和周系诸侯国截然不同的政治历史文化传统。 潞子国,或者叫潞国,其地在今晋东南地区,是狄人中一支赤狄所建的国。狄人,是中国北方的非华夏部族。所谓“狄”,汉朝经学家郑玄解释为“往来迅疾”,如此看来,应是擅长骑马的游牧民族。名为赤狄,则是因为该部族服色尚赤。 在我们的印象中,山西虽然自古就是戎夏杂处之地,但是长城之内,应该就是华夏民族了,戎狄之人至少应该在雁门关外。实际上,一直到春秋早期,山西还是完全意义上的胡汉杂处之地。 周初分封诸侯国,是一种武装垦殖行动。封君带着自己的家臣、附庸、奴仆前往封地,周天子除了给予一个名义外,并没有别的支持。封君需要自己建立城邑、发展生产、抵御外敌、统治原住民。初期实力弱小,只有城邑及其附近的区域是自己的地盘,之外的地域都属于他人的。在广袤的大地上,这些诸侯国呈现点状式分布。几乎任何一个诸侯国,都少不了和戎狄作战,其中有像晋国这样愈战愈强的,也有为戎狄所灭的。 在山西,周系诸侯国分布在霍山以南汾河中下游谷地,它们的社会生产力和组织能力极高,而且与狄人、原住民相比较,还拥有极强的制度优势,因而,它们渐渐地征服和同化了其他非华夏、非周系部族。 晋国刚开始也只是一个方圆百里的小诸侯国,后来随着自身实力逐渐壮大,就大肆吞并同姓异姓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称霸百年的强国。 对潞子国的吞并,在晋景公时期。历代国君、重臣都有和狄人通婚的记录,同时,对狄人的征伐也从不手软。晋景公父亲晋成公,将自己女儿伯姬嫁给了潞子国的国君潞子婴。晋景公时期,潞子国权臣当道,杀了伯姬。晋景公以此为借口,派荀林父灭了潞子国,并在之后的几年里,完全肃清了赤狄余部,将上党地区划归晋国疆域。 虽然潞子国不存在了,但是“潞”作为地名的称呼却保留了下来,今天长治市的简称依然为“潞”--历史文化传承就是这样,虽然存在感微弱,但是延绵不断。 • 本期素材来源于《地名背后山西史》,作者李玉,山西教育出版社2023年3月出版 • 本期背景音乐素材来源于禅意 琵琶曲 • 本期音频素材来源于央视10套《地理·中国》 20230830 古村乡愁2·浊漳河畔(下) • 本期朗读原声:闫珺 • 本期音频制作:闫珺 一个征集 您喜欢录音吗?您想和我们一起分享山西的故事吗? 录制您自己的声音,也许下一期节目里就能听得到! 录制要求: 1、本期征集和下期节目主题相关的录音文件,即和山西有关的素材内容。 2、音频格式为mp3,音频可为无特殊音效的干声,也可自己加垫乐。 3、音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 您可以将自己录制好的音频发送至邮箱 sxrbxmtb@163.com 我们将择优发布。期待您的分享! 原标题:《山西话·地名背后山西史 | 潞城:潞子国,狄人的国》 阅读原文